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室温多少度最适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75
室温应因人而异:年轻人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健全,寒冷刺激时皮肤血管能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来减少体热的散失,因此,温度低一点较合适。

冬季供暖温度不宜过高:当室内温度高至22℃以上,会使得空气异常干燥,燥热环境会伤害人的体液、津气,使得人感觉浑身燥热,眼、耳、口、鼻、喉、皮肤等处干涩不适。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昏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室内温度过高,家具、石材及室内装饰物中有毒气体释放量也随之增加,而冬季大多数房间都门窗紧闭,有害物质更容易在室内聚积,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冬季供暖温度也不宜过低:当温度低于12℃时,80%坐着的人会感到冷,20%活动着的人会感到冷,所以卫生学将12℃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下限。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而且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会使人体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严重时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所以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冬季取暖。

室温应因人而异:年轻人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健全,寒冷刺激时皮肤血管能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来减少体热的散失,因此,温度低一点较合适。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皮肤老化,血管弹性较差,加上代谢水平低,温度高点较合适。婴幼儿身体较稚嫩,体温调节能力低,应注意保暖,但婴幼儿代谢旺盛,也不可过热。所以,从舒适度看,年轻人在12~14℃就可以,老年人在16~18℃比较适宜。

室温应随天气而调节:室外气温愈低,室内温度设定也应愈低,因为室内外温差越大对身体健康越不利。人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容易伤风感冒。对于老人和患高血压的人而言,室内外温差更不能过大。因为室内温度过高,人体血管舒张,这时要是突然到了室外,遇到寒冷刺激,血管猛然收缩,对于老人和高血压患者这类血管弹性差的人群,很容易出现大脑血液循环障碍,极易诱发中风。

总体来说,按照研究表明,人体最适宜的室温应是18℃,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工作效率高,思维最为敏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64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室温多少度最适宜” 的相关文章

冬季如何预防五类多发病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皮肤干燥、鼻炎等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上升。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将这些多发病拒之门外?专家介绍说,做好日常保健,提高抵抗力是预防所有疾病的“万金油”。 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冬天更是“...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冬季雾霾天气增加,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专家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

严寒冬令话养生 敛阳养阴好过冬

严寒冬令话养生 敛阳养阴好过冬

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季万物蛰伏,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季万物蛰伏,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饮食:适当温补 冬...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冷,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注意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中国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