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错误的防寒方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42
层层包裹正确做法:过冬的衣服要选择轻而保暖的羽绒服或者能抵挡寒风的皮衣,里面可以穿一件稍宽松的柔软毛衫,但不要让领口太紧,否则容易造成脑供血不足。

1、睡觉蒙头

人在蒙头睡觉的时候,不断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完全集中在被子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内,氧气浓度不断下降,而人体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又会自然散发出潮湿的热量,这样,被子里的空气是相当潮湿而污浊的。如果长时间蒙头睡觉,大脑会严重缺氧,第二天工作也不会有精神,人会变得头脑昏沉。

正确做法:睡眠时一定要让脸露出来,让鼻腔能够在睡眠过程中正常呼吸。

2、层层包裹

衣服本身并不产热,只是把热量保存下来。如果空气层厚度超过1.5厘米,会导致空气对流加大,热量散发得更快,保暖性自然下降。而且,衣服穿得多了,人体自身体温调节机能也会下降,反而容易发烧感冒。

正确做法:过冬的衣服要选择轻而保暖的羽绒服或者能抵挡寒风的皮衣,里面可以穿一件稍宽松的柔软毛衫,但不要让领口太紧,否则容易造成脑供血不足。

3、捂住口鼻

围巾如果围在嘴上,当人在呼吸的时候,细小的羊毛纤维和细菌就会被吸入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还有不少人戴口罩是为了御寒,但如果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能力会被人为地减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正确做法:戴围巾要把嘴巴和鼻子露出来,以保持呼吸畅通;如果不是严重空气污染,应尽量别戴口罩。

4、空调常开

空调虽然能够在冬天带给人们温暖,但是空调尤其是办公室里的空调内部都存在长期积攒下来的细菌粉尘,当空调一开,这些物质自然随着空气进入室内,被人吸入体内。有些体质弱的人,就有可能因此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气管炎、鼻炎等等,而且干燥的空气对皮肤也有损害。

正确做法:使用空调时,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或放一盆水,以便保持室内适度湿润。室内温度调节应适宜,宜逐渐将温度调高。当温度调至适宜时,应脱去外衣;如要外出,应逐渐将温度调至15℃为宜,不要马上离开空调房间,这样能使鼻腔对空气温度有一个适应过程。晚上睡眠温度以在15~18℃之间为佳。有感冒或其他传染病患者的家庭,不宜使用空调。

5、减少运动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外出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正确做法:冬季也要坚持锻炼,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龄球等。

6、紧闭门窗

冬季关上门窗睡觉,的确会减少空气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但由此带来的空气不流通危害更大。据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从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其结果是使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对呼吸道有影响,因而那些闭窗贪睡的人经常会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正确做法:不要因为外面天寒地冻就整天紧闭门窗,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冬季应每天开窗2~4次,每次10分钟左右。尤其是病人的住所更应注意经常通风。

7、喝酒防寒

喝酒后,由于外周血管如皮肤内的微血管广泛扩张,热量通过皮肤向外散发,所以人们会感觉到皮肤温热。但是,酒精毕竟不同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它产生不了多少热量,所以喝完酒后,由于机体这种不正常的散热会使热量大量丢失,温和的感觉最终会被寒冷所代替。因此,喝酒是不能御寒的,只会越喝越冷。

正确做法:我国有一句老话:“饭后暖,酒后寒。”说的就是白酒。在酒类中,有御寒效果的是黄酒,尤其是温饮黄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的刺激,预防感冒。

8、室温过高

室温超过22℃,身体会出现不适。温度高导致室内干燥,人体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急性咽喉炎等。对于需要频繁外出的人来说,室温过高,还会造成人为的室内外温差大,使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概率。对于抵抗力差的老人,更会引起肺炎等。另外,室温升高,人体耗氧量增加,容易疲劳昏睡。

正确做法:室温在18~22℃之间比较适宜。室温偏高时,要增加室内湿度,在室内放一盆水及植物,也可用加湿器。窗户要适当通风,每次开窗不少于30分钟。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水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66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错误的防寒方法” 的相关文章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

冬季已至 警惕脑卒中发作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发生中风,150万人死于中风病,70%的生存者多具有偏瘫...

冬季养肾需“闭藏”

肾主冬,主骨生髓,在冬季要注意肾脏和相应功能的保养。冬季肾养生需“闭藏”,意思是冬天要关闭所有的气机进行收藏,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此时应注意保存阳气,这个只要简单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实现。 《黄帝内经》认为“冬主肾”,“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

三九四九宜喝羊肉汤

小寒过后,全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是寒气最重的时候,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此时补益人体阳气最合适,喝碗羊肉汤最为恰当。 小寒过后,全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是寒气最重的时候,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此时补益人体阳气最合适,喝碗羊肉汤最为...

冬令养生:早睡晚起养精气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睡晚起 进入冬季后...

冬季养生“藏”为要

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季,冬季的季节特征是天气逐渐转冷,天寒地冻,大地肃杀,万物闭藏,人体的机能活动也与自然相应,阳气内收,蓄积于内以御寒,因此,冬季养生重在一个“藏”,饮食、起居、情志活动要以补、静、敛为要。 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季,冬季的季节特征是天气逐渐转冷,天寒地冻,大地肃杀,万物闭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