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少吃凉 阴阳得平衡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78
养生应讲究进补均衡,冬天除了进食热食或性热的食物外,适当吃些凉食或性冷食物,喝凉白开水,有益无害——既能消除上火现象、预防感冒、加强免疫功能等,还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天气逐渐转冷,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难免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加之很多人为了“耐寒”而常吃热量较高的食物,甚至盲目大补,很容易产生胃肺火盛,出现体内蕴热的现象。养生应讲究进补均衡,冬天除了进食热食或性热的食物外,适当吃些凉食或性冷食物,喝凉白开水,有益无害——既能消除上火现象、预防感冒、加强免疫功能等,还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在冬天适当吃凉菜等冷食,既可去火,还能让肠胃得到“耐寒锻炼”。因为吃冷食能增强胃肠功能,既能使黏膜功能旺盛,还能使人体从内部降温。另外,冷食还可刺激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冬天的冷饮不是“冰镇”,“冷饮”的最低温度以“手摸着不冰凉”为宜。

专家提示,最好的“冷饮”就是冷却的白开水(沸水经自然冷却至20℃~25℃)。平常喜欢喝滚烫开水来御寒的人们,这个冬天不妨换换口味,尝试喝点凉白开水。不要小瞧了它哟,可以预防感冒、咽喉炎,尤其是早晨起床喝一杯,能使肝脏解毒能力和肾脏排洗能力增强,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肌梗塞。

但冷食无法治本,只能起到带走体内一部分热量的作用。所以,如果上火严重,不妨再吃些鸭肉、海带、蜂蜜、银耳、莲子、百合、白萝卜、大白菜、芹菜、菠菜、香蕉、苹果等凉性食物来个双管齐下。最好和温性食物一起吃,达到平衡。

由于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因此冬天想通过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多吃性热的食物,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也有助于“抗寒”。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冬天吃凉性食物,脾胃虚寒的人,尤其是胃肠功能欠佳者、儿童和老人要慎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68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少吃凉 阴阳得平衡” 的相关文章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也内敛、下降,并藏于肾。在五脏功能活动中,肾的闭藏在此时为主导,因此,冬季是养藏的季节,是补肾的季节。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为什么冬季需要“养藏”? 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

天冷肾友防感冒

慢性肾脏病患者久病体虚,若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志不佳,加之外来寒邪侵袭,更易罹患感冒。 冬天来临,天气干燥,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冷暖的交替特别容易感冒。对于正常人来说,感冒了多喝开水,注意休息,一周之内便可痊愈。但是,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感冒可不是一件小事,感冒可诱发肾脏免疫活动...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严寒冬令话养生 敛阳养阴好过冬

严寒冬令话养生 敛阳养阴好过冬

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季万物蛰伏,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季万物蛰伏,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入手,遵循敛阳养阴之道。 饮食:适当温补 冬...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如何安然度过流感季,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流感为何如此可怕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