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食羊肉补阳御寒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48
羊肉,味甘,大热,无毒。主暖中。头风,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所以,在严寒冬季,多食羊肉,可御寒保暖,温中补虚壮阳,增强抗病能力。

羊肉,肉质嫩腴,味道鲜美,乃冬季进补佳品,元代营养学家和医学家忽思慧在其《饮膳正要》一书中云:“羊肉,味甘,大热,无毒。主暖中。头风,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所以,在严寒冬季,多食羊肉,可御寒保暖,温中补虚壮阳,增强抗病能力。

蒸羊头 羊头一个,洗净,蒸烂后切细,用酱油、醋、味精、鸡精、蒜末、椒盐等调味,拌匀后空腹食用。

熬羊胸子 羊胸子2个,将羊胸子退毛后,洗净,煮软,切成块状,葱白2根,芫荽3根,姜末、蒜末适量, 盐、醋调味,熬汤食用。

当归生姜炖羊肉 羊肉300克,当归30克,生姜15克,葱白1根,水适量,炖至羊肉烂熟,食肉饮汤。

羊肾苁蓉羹 羊肾一对,切碎;肉苁蓉18克,白酒浸泡8个小时左右,去皮后切细。上两味作羹,用葱、盐、醋等调味后食用。

羊肉山药粥 羊肉60克,煮烂后,捣成泥状。山药50克,研成细末。粳米120克。上三味共煮粥食用。

双仙羊肉汤 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羊肉300克,葱白1根,生姜5片,料酒、食用盐、五香粉各适量。先将羊肉洗净,切片。再将仙茅、仙灵脾切片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与羊肉片同入沙锅中,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再加入葱白、生姜片、料酒、食用盐,并改用文火煮炖至羊肉熟烂,取出药袋,加少量五香粉后即可食用。

羊脑枸杞汤 羊脑1副,枸杞35克,水适量,炖熟后调味服食。

红枣羊心汤 羊心1个,洗净切块,红枣12枚,加水适量煮汤,用食盐、醋等调味后食用。

因羊肉性大热,故阴虚火旺、易口舌生疮者不宜多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74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食羊肉补阳御寒” 的相关文章

冬季养生“四不妄”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冬季发冻疮 预防知识知多少

冻疮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和足趾远端,有时大腿、小腿和臀部可见深在性冻疮。患者常感觉皮肤冰冷、麻木、活动困难,伴有瘙痒感,灼热感或疼痛感。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临床表现多为单个至多个红色甚至蓝紫色斑疹、丘疹或...

冬季养生重点:养肾防寒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身体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不用暖水袋,晚上半夜都暖不过来。”36岁的市民张女士说,她最害怕过冬天,不但手脚凉,还特别容易感冒。专家介绍,手脚冰...

冬季暖胃三小妙招

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有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热姜粥:高良姜10g,干姜5g,大米50g。将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有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茴香外敷:取小...

冬季养肾需“闭藏”

肾主冬,主骨生髓,在冬季要注意肾脏和相应功能的保养。冬季肾养生需“闭藏”,意思是冬天要关闭所有的气机进行收藏,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此时应注意保存阳气,这个只要简单的“早睡晚起”一招就可以实现。 《黄帝内经》认为“冬主肾”,“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草木凋零,是自然界万物...

冬季养生四要领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又到了一年银装素裹的隆冬时节。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又到了一年银装素裹的隆冬时节。尽管严寒带给人们健康诸多的挑战,但中医学认为,冬季亦是养生的“黄金季节”,也就是“进补”和运动的大好时节,人们可以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慎房事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让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