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补血明目话苋菜 3款食谱来推荐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98
苋菜也称米苋,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医学认为,苋菜的叶、茎、根有清热、利窍、通血脉、通大小便、助麻疹透发等作用。

苋菜是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食用的蔬菜。成书于两千年前的,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书《尔雅》就载有“蒉(kuai)”,其注释为“赤苋”。后来学者进一步解释:“赤苋,一名蒉,今苋菜之赤茎者也。”

何以为“苋”

苋菜也称米苋,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绿苋、赤(红)苋、彩苋等品种;梗直立,分枝少,任其生长,则茎高叶茂,易被看见。

宋代学者陆佃在《坤雅》中谈到,“苋”字的由来是因为:苋之茎叶,皆高大而易见,故其字从见,指事也。

中国古人以苋作蔬食之后,逐渐发现它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苋实”(苋菜籽)的功用似乎更被重视,所以在现存古代最早的中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里,没有写到苋菜叶和茎,只记载了“苋实”,说它“味甘寒,主(治)青盲,明目除疾,利大小便”。

中医学所说的“青盲”,是指眼球外观无异常而视力逐渐减退乃至失明之症。

正因苋菜籽的明目功效,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谈到,古人所造“苋”字,是因为人食用苋菜籽之后,能使眼睛看得更清楚,所以“苋”字结构中有“见”字,他深深感叹古代取“义”之精!

苋菜的功用

苋菜对人体起保健作用的并不限于苋菜籽。

中医学认为,苋菜的叶、茎、根有清热、利窍、通血脉、通大小便、助麻疹透发等作用。此外,古人还将洗净的新鲜红苋菜捣烂,外敷于指甲染红。宋代医学家苏颂记述:“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爪。”所谓“染爪”即染红指甲。

现代科研报道,苋菜所含营养成分,因品种不同而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大部分与其他蔬菜相近,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人们通常认为,菠菜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蔬菜,但苋菜却有若干优于菠菜之处:以矿物质的含量而言,苋菜的铁和钙均明显高于菠菜,并且较易被人体吸收;苋菜还含大量维生素K,是贫血与失血者、临产孕妇和产妇、骨折者、接受手术者等的食疗辅助良蔬。

富含镁是苋菜的又一特点。镁对人体有多种重要作用,诸如激活体内多种酶,维持核酸结构稳定性,抑制神经兴奋,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调节肌肉运动与体温,提高人体抗病力与防癌机能等。

有研究者认为,糖尿病、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癌肿等病患,体内镁被过多排出或耗损,进食苋菜能补充缺失的镁。糖尿病患者补充镁,能改善其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用量,对控制血糖有益。苋菜富含镁,对维护冠状动脉与心功能的健康有好处,而且它低钠,非常适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胡萝卜素对维护人体视力有着重要作用。苋菜含有可观的胡萝卜素,中国古人对苋实明目功效的经验便是有力的佐证。

此外,苋菜所含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叶绿素、纤维素等,也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

由于苋菜含钾量高,肾病者应少食或暂不食苋菜;同时,苋菜有润肠作用,大便溏薄或腹泻者应少食。

推荐食谱

1、苋菜炒火腿丝

【用料】

苋菜、荷美尔火腿片、蒜、精盐、鸡精

【做法】

火腿切成丝,蒜捣细成泥;坐锅点火,放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蒜泥煸香,倒入苋菜煸炒;加入精盐,炒至有汤汁时,再倒入火腿丝、鸡精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2、苋菜竹笋炒鸡丝

【用料】

苋菜、竹笋、鸡胸肉、黄豆芽、红椒、精盐、葱姜蒜、叉烧酱

【做法】

将苋菜洗净切段,飞水捞出待用;竹笋切丝与黄豆芽飞水捞出待用;鸡胸肉切丝、红椒切丝,葱姜蒜切末;锅内放油煸香葱、姜、蒜,放入鸡胸肉滑熟,加少许叉烧酱煸香;放入苋菜、竹笋丝、黄豆芽、红椒丝;放少许精盐,迅速翻炒,出锅装盘即可。

3、苋菜豆腐滚双蛋

【用料】

苋菜、豆腐、蒜、姜、精盐、咸鸭蛋、皮蛋

【做法】

苋菜洗净,摘好;豆腐用水冲净,切块;皮蛋和咸鸭蛋洗净去壳,切小块;蒜头去衣,洗净切薄片;热锅放两汤匙油,待油六成热时放姜片和蒜片爆香,加水煮开;放入豆腐、皮蛋和咸鸭蛋,加盖滚5分钟;下苋菜煮至软,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88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补血明目话苋菜 3款食谱来推荐”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