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一日食笋 三日清肠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49
作为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时令蔬菜,春笋不仅鲜香美味,而且被誉为“吸脂大王”。常吃竹笋能够去油腻、速排毒、甩赘肉,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期间少不了聚餐联谊,大吃大喝,在觥筹交错、美味佳肴中虽然满足了味蕾的欲望,但胃饱肠滞、便秘不适等问题却成为春节狂欢后遗症,因此节后节食减肥也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春节养肥人,竹笋去油腻。

作为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时令蔬菜,春笋不仅鲜香美味,而且被誉为“吸脂大王”。常吃竹笋能够去油腻、速排毒、甩赘肉,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真可谓“一日食笋,三日清肠”。

竹笋入馔 鲜食干制各有千秋

竹子是个大家族,全世界有一千多种,我国有二百多种,种植较为普遍,不乏地方名品,大部分的竹幼芽可供食用,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人们较常食用的品种有绿竹、麻竹、方竹、淡竹、水竹、刚竹、毛竹等,特别是毛竹笋味道甘美,干制后就是厨师最爱做配料的玉兰片,而且四季均有。

笋乃清香脆嫩之物,蒸之最美,煨之亦佳。其可鲜食,可干制,可单做,可配料,可与素蔬搭配烹制,亦可配做山珍海味、江河湖鲜,可与鸡、鸭、肉、蛋为伍,也能与豆制品、卤制品同烧,炸、熘、爆、炒、烹、氽、涮、熬、烩无所不可。若是刀工入化更能使之形状变化万千,可将之切片、丝、丁、条、块、米、粒,可拼盘,可造型,可做凉菜,亦可制汤羹。做大菜清素高雅,调小菜鲜香可口,配料不同,烹饪方法不同,其味也随之变化万千各有其胜。

一只小笋,因部位不一样,其用法也有区别。如顶部最嫩,可炒食,或作鲜鱼、虾等鲜嫩之物的配料,中部可切片做烧、扒,根部较老可做煨、炖等,也可制汤。全国各地以笋烹制的名菜佳肴更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有四川“干煸冬笋”、北京“鲜蘑冬笋”、江苏“油焖冬笋”、上海“烤冬笋”、河南“虾籽烧清化笋”等,而且笋可腌、可熏。

减肥珍馐 常吃竹笋排毒减肥

竹笋,被视为“减肥珍馐”。唐代白居易《食笋》诗云:“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煮,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明人李渔也云:“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共长者,莫过于此”。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竹笋不仅清香爽口,而且被誉为“吸脂大王”。常吃竹笋,能够去油腻、速排毒、甩赘肉,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竹笋味甘,性微寒,具有清肺化痰、利膈爽胃、消渴益气等功效,常食可助消化、利九窍、通血脉。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竹笋性味甘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其实不单竹笋可治病,竹叶、竹膜、竹皮、竹沥(竹汁)均可入药治病。用鲜竹笋与鲫鱼共烧为汤,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开胃清利的作用,趁热给出麻疹、风疹及水痘的小儿喝,有辅助治疗作用,对发热口干、小便不利患者亦有清热利尿作用;用鲜竹笋煮白米粥食之,可治疗久泻久痢等症;用竹笋与陈蒲、冬瓜皮水煎喝汤,对因肾炎、心脏病、肝脏病、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浮肿、腹水,有明显的消除作用;以毛竹笋烧猪肉、鸡肉,是春夏滋补佳品。

现代科学分析证明,竹笋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以冬笋为例,每百克中约含蛋白质4.1克,脂肪0.1克,糖类5.7克,钙22毫克,磷56毫克,铁0.1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其含量比大白菜要高一倍以上;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质,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

新的研究表明,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可吸附大量的油脂,促进食物发酵,加快排泄,消除积食、防止便秘,还有一定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功效。常吃笋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对肥胖者大有裨益,“一日食笋,三日清肠”就是这个道理。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为现代流行病,这些降脂蔬菜不仅适合在节假日的餐桌上亮相,也是平时作为荤素搭配的最佳拍档。

不过,集美食和药用价值于一身的竹笋虽然好处多多,但在食用时也要注意。由于竹笋性属寒凉,又含较多的粗纤维,大量食用后会刺激肠胃,损伤胃肠黏膜,不可盲目贪鲜,吃的时候要有所节制,同时尽量细嚼慢咽,争取把粗纤维最大化地磨碎,减少其划伤、损害消化道黏膜的风险。春笋中还含有难溶性草酸钙,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它会影响人体(尤其是儿童)对钙和锌的吸收与利用。所以,过多并且不当食用春笋,还会影响营养吸收。如果烹制前先在沸水里焯一下,小煮一会儿,不仅可以软化粗纤维,还能让70%的草酸流失,对少年儿童尤为有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92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一日食笋 三日清肠”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们不仅是食物,也是药物。作为食物而言,桃、李、杏三种水果都美味可口。然而,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