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秋令美食有红薯 食用切勿量过多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73
红薯虽好,可不能贪食,食用过多也会有副作用。一次吃红薯过多,会使人产生腹胀、呃逆、打嗝、泛酸、排气等不适,因此,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红薯。

近来随着气温骤降,街头香喷喷的烤红薯自然成为大家的心头爱。红薯,学名叫番薯,还有甘薯、地瓜之称,被公认为味美价廉、粮菜兼用、老少皆宜的健康长寿食品。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红薯更是司空见惯的食材,从正餐到甜品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烤得焦糊流浆的红薯,看上去诱人,吃起来滋滋香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时令美食。

有益健康的长寿食品

据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甘薯能“补虚乏,益气力,健脾开胃,强肾阴。”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红薯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红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一方面可提高免疫力,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另一方面可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的结缔组织萎缩,并对呼吸道、消化道、关节腔和浆膜腔有很好的润滑作用。

红薯中还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膳食纤维,特别是含有大量可溶性纤维素,不仅能在肠内大量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重量和体积,预防便秘,而且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血液中胆固醇的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同时,红薯还是一种生理性碱性食物,含钾量高,能与肉、蛋、米、面等生理性酸性食物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中和,因此,适当食用红薯有利于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对维持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食用红薯勿过多

红薯虽好,可不能贪食,食用过多也会有副作用。研究发现,红薯中含有一种氧化酶,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一次吃红薯过多,会使人产生腹胀、呃逆、打嗝、泛酸、排气等不适,因此,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红薯。

同时,吃红薯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吃熟不吃生。因为红薯中所含的大量淀粉,只有蒸熟煮透,才能被人体吸收。二是发芽后不可生食。发芽或霉变长斑的红薯有毒性,食用后容易引起中毒。黑斑红薯大多是由保管不当所引起,加工食用时应将霉变长斑、发硬的部分彻底切掉,如果黑斑严重则不应再吃。另外,红薯也不宜与柿子一同食用。红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进食后会产生大量果酸,如果与柿子同时食用,果酸可与柿子的单宁、果胶起凝聚作用,形成胃结石。

餐桌上的百变美食

红薯绵软甘甜,怎么做都好吃。既可经过简单的蒸、煮后直接吃,也可以切成小块与粥一起煮着吃;还可将个头较大的红薯横向切成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圆片,在电饼铛上烤成香喷喷的烤红薯片,或将红薯整个蒸熟之后,切成长条,在烤箱或者微波炉里烤制成红薯干,当作携带方便的零食吃,深受人们喜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98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令美食有红薯 食用切勿量过多” 的相关文章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经常喝酸奶,你知道怎么喝才最健康吗?

经常喝酸奶,你知道怎么喝才最健康吗?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胃肠功能好,在炎热的季节,偶尔可以喝直接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来的酸奶,但不主张经常喝。 对于酸奶的喝法,众说纷纭。从冰箱拿出来就喝,还是过一会儿再喝?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胃肠功能好,在炎热的季节,偶尔可以喝直接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来的酸奶,但不主张经常喝,经常喝容易患胃病;若...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