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夏日炎热易得暑病 自治饮料清热解暑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41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应用清凉剂解之。现如今冰箱普及,世人多喜大量饮用冰镇饮料、冰镇水果等冰冷之品,殊不知,过食寒凉,不仅不能解暑,反而容易导致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夏日炎热,人受之易得暑病,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应用清凉剂解之。现如今冰箱普及,世人多喜大量饮用冰镇饮料、冰镇水果等冰冷之品,殊不知,过食寒凉,不仅不能解暑,反而容易导致胃肠道不适等症状。这里介绍几个清热解暑的家庭饮料,均可自制。

冬瓜饮

冬瓜250克,不去皮,留瓤、籽,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煎煮10~15分钟,只饮其水。《随息居饮食谱》谓:“冬瓜清热,养胃,生津,消暑湿。”冬瓜富含钙、铁、多糖、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用冬瓜、海带等做成汤亦是夏季餐桌上常见的汤菜。

绿豆汤

绿豆50克,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文火煮烂,加入白糖少许,吃豆饮汤。《本草汇言》云:“绿豆清暑热,解烦热,燥热,解毒热。”绿豆性凉,含蛋白质、糖类、铁、烟酸等。

茶盐饮

绿茶少许,食盐少许,开水冲泡。绿茶性凉,适宜夏季饮用,《随息居饮食谱》谓其“清热,渗湿”。

菊花饮

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皆可)10克,开水泡服,可加入少许冰糖,口感更佳。《本草纲目》载:“菊花益肝补阴,降火除热。”其富含多种氨基酸、黄酮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荷叶饮

鲜荷叶1张(干品亦可,量酌减),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至沸腾即可,去渣饮汤,功能清热解暑、止渴生津(《本草再新》)。

金银花饮

鲜金银花30克(干品15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0~15分钟,饮时去渣。《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热解毒,可制成凉茶饮用,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丝瓜饮

丝瓜1条,不去皮,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煮沸约10分钟,去渣饮用。其性凉,含皂苷、多聚糖、蛋白质、维生素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陆川本草》)。丝瓜蛋汤、丝瓜豆腐汤等均是夏季餐桌常食佳肴。

以上诸饮,可根据情况选用,亦非天天必食,但饮用时需注意宜稍温为佳,不可冰镇后再饮,饮后头身汗出,便觉神清气爽,暑气随汗而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19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日炎热易得暑病 自治饮料清热解暑”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