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选对果疏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19
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关键作用。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这五大营养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达到历史新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首位。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因此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关键作用。

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这五大营养素。膳食中摄入适量水果、蔬菜,能够有效清除体内代谢过程产生的自由基,预防和修复自由基造成的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和癌化,降低心血管相关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效果较好的蔬菜水果。

菠菜 中医认为,菠菜味甘、性凉,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菠菜适宜在春季食用以养肝。烫熟的菠菜与麻油拌食可。预防高血压,缓解头痛,眩晕;与大米煮粥可治疗血虚;与羊肝同食可起养肝明目功效。

红苋菜 苋菜叶、籽、根皆可入药,味甘性凉无毒。有解毒、清热、利尿、止血的作用。中医常用它治疗下痢、尿血、急、慢性胃肠炎、麻疹、便秘等症。

韭菜 韭菜味辛,性温,入肝、脾、肾、胃经,有温补肾阳,固精止遗,行气活血,温中开胃的功效。韭菜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或者小便频数清长,女子白带增多,腰膝冷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韭菜温中开胃,故对脾胃虚寒,慢性泄泻,虚寒久痢,腹中冷痛有功效。需注意的是,平素阴虚内热、身有疮疡、脾胃积热者不宜食用。

橘肉味甘、酸,性凉,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症;成熟的橘子皮,经炮制后中药称为“陈皮”,味辛、苦,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及痰湿所致的咳喘等症;未成熟橘子的果皮则称为“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青皮的功效为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要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胸胁或食积气滞所致的胃脘胀痛等。

山楂 山楂味酸甘,性凉,有消积化滞,补脾健胃,活血化瘀等功效。可软化、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治疗糖尿病。所含的有机酸、解脂酶和维生素C等,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作用,兼具抗菌止泻、止痢、收敛、行气止痛的作用。此外山楂还是妇科、皮科、小儿科等常用药。

枣 大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补益脾胃、滋养阴血、养心安神功效。适合贫血或者手脚冰凉体质的人食用。常用来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

猕猴桃 猕猴桃味酸,甘,性寒,能调理中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通淋,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烧烫伤等。

茼蒿 茼蒿味甘辛,性平,入脾胃二经,适宜于脾胃不和,二便不利,咳嗽痰多等症。食后能开胃消食,并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茼蒿中的粗纤维,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胆固醇从肠道中排泄。故适量多食些茼蒿,有助于消化和降低胆固醇。

荠菜 荠菜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肺、肝经,具有健脾明目、祛风解热、止血和胃、利尿、强筋健骨的功效,可用于痢疾、水肿、吐血、便血、淋病、乳糜尿、月经过多、目赤疼痛等多种疾病的防治。多食荠菜可预防干眼病,减少眼睛干涩的症状。

胡萝卜 胡萝卜味甘,性微温,可健脾和胃、祛痰、解渴、补气血等,对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有功效,还可治疗婴儿腹泻、百日咳。胡萝卜与猪肝炒食有益于缓解夜盲、角膜干燥症;胡萝卜大米粥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有一定的功效。

芹菜 芹菜味辛、甘,性平,无毒,有清肝平热、降低血压、醒脑健神、润肺止咳的功效。

南瓜 南瓜味甘,性凉,入脾、胃经,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养心补肺之功效,适用于黄疸,痢疾,咳嗽,痈疽肿毒等。

葡萄 葡萄味甘酸,性平,入肺、脾、肾经,能补气血,强筋骨,益肝阴,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烦解渴,可治腰脊酸痛、风湿痒痛、气血不足、盗汗、咽干、小便短赤等症。

现代研究证明,葡萄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抵御或减少自由基对它们的伤害。此外,它还具有抗炎作用,能与细菌、病毒中的蛋白质结合,使它们失去致病能力。葡萄中的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对大脑神经有兴奋作用,对肝炎伴有的神经衰弱和疲劳症状有改善效果。葡萄中的果酸还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木耳 木耳,甘平,有益气、清热、利湿、止血的功效,治疗崩中漏下,新久泻痢,血痢下血。

桑葚 桑葚味甘性寒,入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生津止渴、润肠通便作用,并能治阴虚津少、失眠、耳鸣心悸、大便干结等症。

樱桃 樱桃味甘,性温,入脾、肝经,有发汗,透疹,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核桃 中医认为核桃性,味,直接食用具有润肺补肾、理气化痰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核桃有“黑发,固精,治燥,调血之功”。核桃又名胡桃,其果仁的营养尤为丰富,特别是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相对较高。多食核桃可防止细胞老化,健脑,增强记忆力及延缓衰老等;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糖尿病等功效。

腰果 中医学认为,腰果味甘,性平,无毒,补脑养血,补肾,健脾,下逆气,止久渴。腰果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成分也可软化血管,对保护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益处,丰富的油脂,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质元素,可以润肠通便,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板栗 中医学认为,其性温,味甘、咸,入脾胃肾三经,板栗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等功能,适合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

食醋 醋是家常调料中的一种,烹饪中不可少的调味品。中医认为,食醋性温,味酸苦,具有开胃、养肝、散瘀、止血、止痛、解毒等功效。具有独到保健作用药醋方仍为人们沿用。

经常食醋可以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醋可促进糖代谢,解除人的疲劳,增加快感;维持体内血液的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正常运转;保护肝功能。食醋在烹调中增加香味,去除不良气味并可防止原料中维生素C被氧化;促进原料中钙磷铁等物质的溶解,从而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食醋也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功能,可用于食物的保鲜和防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22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选对果疏”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痛风作用;因此,玉米须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眼下,北方的夏玉米长势正旺,一片片青青玉米林在广袤的田野蓊蓊郁郁,蔚为壮观。那一杆杆秀颀的玉米开始孕穗,它雌雄同株异位花序,最顶端的是雄花序,也称天花;中部由腋芽发育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