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夏日吃火锅需谨慎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32
中医一直有“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夏天的时候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阴气内伏,所以会有“春夏养阳”之说。特别是内里虚寒的人,平时怕风怕冷,吃什么都没味,不敢多吃水果或凉的,每天长伴各种保温器材,小便清亮,大便较稀,在夏天进食火锅这类偏温补的食物对身体还是有益的。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水中发出“咕咚”声而得名。在中国,少有人不喜欢吃火锅。但一到炎炎夏日,陪着吃火锅的小伙伴就越来越少了,难道夏日真的不能吃火锅吗?

判断自己的体质

夏天吃火锅会上火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难道冬天吃火锅就不上火吗?中医一直有“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夏天的时候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阴气内伏,所以会有“春夏养阳”之说。特别是内里虚寒的人,平时怕风怕冷,吃什么都没味,不敢多吃水果或凉的,每天长伴各种保温器材,小便清亮,大便较稀,在夏天进食火锅这类偏温补的食物对身体还是有益的。有些人的口气很重,舌头又干又红,眼睛总冒血丝,皮肤红黑,声音洪亮,容易发火生气,尿黄便干,体质属于偏实偏壮,夏天应该谨慎吃火锅。

选择适宜的吃法

老百姓讲话:做事要有时有晌。同理,美食也要有所节制,夏天吃火锅尤其要注意。汤料尽量少麻少辣,以清汤、酸汤等少刺激的为好;菜品要多于肉食,白菜、马齿苋、蒲公英这类叶子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肉类一般是腥热的发物,有足够的蔬菜可以起到互相调和的作用,避免上火;很多人都喜欢喝火锅汤,或者就着面条饺子一起吃,但涮锅的汤底残存大量的油脂,三高人群还是尽量不要吃,普通人群也要小心喝;人们越热越想喝凉的,吃火锅喝凉啤酒的人不在少数,一个接近100℃,一个接近10℃,冷热不调是影响消化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意饭后的保健

火锅怎么说,都算是膏脂厚味的食物,大部分人吃火锅也都会吃到看不见脚趾尖,如果没有及时的饭后保健,小心身体内发生火灾。吃完火锅后可以喝点白开水,冲刷一下食道,缓和一下胃液,补充一下大汗淋漓之后的水分;山楂丸、保和丸、绿茶都是消食的不错选择,可以去油腻,避免因食积而造成胃火和腹泻等胃肠问题;火锅之后,要份果盘,水果多有去油腻的功效,梨、橘子、苹果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莲子粥、菊花茶也是去火的药食同源代表,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上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30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日吃火锅需谨慎” 的相关文章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湿从哪里来呢?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弱了,不运化了,就会产生痰湿。 肥胖是“三高症”的温床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