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冬令散寒多食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24
生姜,又名鲜姜、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全国各地均产,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入药。生姜捣汁名姜汁,取皮名姜皮,煨熟名煨姜,切片晒干名干姜。生姜为调味佳品。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和中解毒之功。

古装电视剧《琅琊榜》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眼球,其中的“紫姜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第42集中,静妃初见梅长苏时说道:“先生冒风而来,不宜饮此茶”。随后,召来侍女去取“紫姜茶”来饮。

“紫姜”就是新收获的生姜,因尖部发紫而得名,晒干后紫色消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可见紫姜是一种很好的冬季保暖防寒食品。静妃给梅长苏饮“紫姜茶”也是为了祛风散寒。

生姜,又名鲜姜、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全国各地均产,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入药。生姜捣汁名姜汁,取皮名姜皮,煨熟名煨姜,切片晒干名干姜。生姜为调味佳品。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和中解毒之功。需要注意的是,生姜辛温,不可一次食入过多;痈肿疮疖、目赤内热、便秘或痔疮患者,不宜食用。烂姜中含有黄樟素,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食道癌等,因而也不宜食用。现介绍几则食疗方,供选用。

生姜粥:生姜10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将生姜洗净,切碎,大枣去核,同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作早餐食用。可暖脾胃,散风寒,适用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头痛鼻塞、慢性支气管炎等。

干姜粥:干姜5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干姜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沸时调入白糖,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可温中健脾,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肺虚寒,心腹冷痛,恶心呕吐,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等。

二姜粥: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二姜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沸时调入白糖,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可温暖脾胃,散寒止痛。适用于恶心呕吐,大便溏薄及虚寒痛经等。

荜拨生姜粥:荜拨5克,大米10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将荜拨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沸时调入红糖、姜末等,煮至粥熟即成,或将荜拨1克,研为细末,待粥沸时与姜末、红糖同入粥中,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可温中散寒。适用于胃寒疼痛、呕吐呃逆、纳差食少、腹痛腹泻及虚寒痛经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35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令散寒多食姜”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