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佛手药粥4款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67
行气止痛,疏肝养胃。适用于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情绪不畅时加剧、嗳气反酸、急躁易怒等。

佛手粳米粥

材料:佛手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新鲜佛手切成片,装入洁净的纱布袋中,扎紧口。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粥,至粥八成熟时,放入纱布袋,再煮约15分钟,下冰糖溶化调匀,拣去纱布袋。温热适量食用,每日2次。

功效:行气止痛,疏肝养胃。适用于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情绪不畅时加剧、嗳气反酸、急躁易怒等。

佛手郁藻粥

材料:佛手9克,郁金6克,海藻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前3味共煎煮,去渣留汁,入粳米、红糖煮粥。每日1次温热服食,连服10~15天。

功效: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适用于肝郁气滞,见急躁易怒、胁肋胀痛、纳呆食少。

陈皮佛手粥

材料:陈皮、佛手各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陈皮、佛手与洗净的粳米加水适量,共煮粥,粥熟时加入冰糖即可。早、晚各1次。适用于慢性胃炎及腹胀者。

佛手猪肝汤

材料:合欢花12克,佛手10克,猪肝150克,姜5克,盐3克。

做法:将合欢花、佛手片置沙锅中煎煮,煮沸约20分钟后,去渣取汁;将猪肝洗净,切片,加姜末、盐等拌匀,略腌片刻,倒入煮沸的药汁中,再煮1~2沸即可。每2日1剂,分次食用。

功效:疏肝理气。适用于上腹隐痛、胁肋不舒、脘腹饱胀、嗳气泛酸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30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佛手药粥4款”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解暑佳品酸梅汤 自制味美效更佳

解暑佳品酸梅汤 自制味美效更佳

酸梅汤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活血之功效,在酷暑难耐的季节,喝上一杯清凉的酸梅汤,不仅解暑止咳,还能开胃,实为解暑饮料之佳品。 三伏天里炎热多雨,阳气外发,人体汗出增多,津液耗伤,出现口渴纳差、疲惫无力等现象。专家介绍,夏季人体肌肤腠理开泄,寒邪容易入侵引发疾病,所以中医养生提倡避免贪凉。但酸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