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大暑美食——西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09
西瓜的瓜皮也是可以人药的部分,被中医称作“西瓜翠衣”。其实,瓜皮在清暑涤热、利尿生津方面的作用远胜于瓜瓤。

民间有俗语:“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李时珍在《本革纲目》中说西瓜“甘寒无毒”,不仪“消烦止渴,解暑热”,而“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本经逢源》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泻。能解太阳、阳明中喝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白虎汤为汉伤寒论方,有清热生津、解渴除烦的功效。说西瓜是“天生白虎汤”,即指西瓜皮与其同功。西瓜的瓜皮也是可以人药的部分,被中医称作“西瓜翠衣”。其实,瓜皮在清暑涤热、利尿生津方面的作用远胜于瓜瓤。

西瓜堪称“瓜中之王”。味道甘味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氨基酸、番茄红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应细说的是,西瓜虽好,但它总属寒凉之品,素体虚寒胃弱之人如若贪食国多,易引起腹痛、腹泻。它还不宜与油腻之物一同食用。:西瓜若与温热的食物或饮料同食,则寒热两不调和,易使人呕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53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大暑美食——西瓜”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

安神、宁心话百香

安神、宁心话百香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品种一般分为黄色百香果和紫色百香果,两者杂交,遂成紫红色百香果。 百香果天然纯净、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百香果含...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们不仅是食物,也是药物。作为食物而言,桃、李、杏三种水果都美味可口。然而,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