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合理食疗 安度盛暑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509
我国有很多天然药物药食同源,以药性与食性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因此在暑期可进行食疗,既是美食的享受,又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我国有很多天然药物药食同源,以药性与食性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因此在暑期可进行食疗,既是美食的享受,又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在夏季宜选用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食物为主,忌辛辣生火和肥甘油腻类食品。安排膳食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如多吃西红柿、青椒等,还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可以选食瘦猪肉、鸭肉、白斩鸡、清蒸鲜鱼等食品,其中尤以鸭肉为佳。《日用本草》中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夏季食用可清暑滋阴、健脾化湿、补益虚损,实为夏季清补之佳品。为提高食欲,增加营养,还可适当吃些带苦味的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许多生物碱类物质,具有消炎退热,舒张血管,清心除烦,醒脑提神及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介绍几个夏季常用食疗方,供读者选用:

①玉米须西瓜皮汤:玉米须有良好的降压及利尿健胃功效,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稳定。取60克玉米须、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适量冰糖饮用,每日3次。

②洋参百合莲子汤:取西洋参3克,百合15克,带心莲子10粒,白糖适量,加水炖熟,经常服用,起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效,可用于冠心病气阴不足者的防治。

③莲心饮:莲子性味苦寒,善清心火,沟通心肾,可取莲子心15个,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主治心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唯便溏者慎用。

④凉拌苦瓜丝:苦瓜既可食用,又可作药用,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可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需要注意的是,夏令食补虽提倡多食清淡寒凉之品,但生冷及冰冻食品则不宜过多食用。特别是老年体虚、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更应少吃或不吃冷饮食品,以免过食生冷而刺激胃肠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影响消化道腺体分泌。一旦脾胃受损,脾阳不振,健运失司,便可导致消化不良,出现食欲减退、胸痞脘胀、腹部冷痛,大便不实等症,伤及元气,对安度炎夏有害无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77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合理食疗 安度盛暑” 的相关文章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