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大雪节气的文化含义和养生意义有哪些?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8-11)养生文化131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时间为农历十月末和十一月初。是进入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冬天将过一半,再有半月即冬至交九了。

立冬小冷,小雪显(嫌)冷,大雪大冷,冬至入寒。大雪之时,当令该冷,也到了下雪上冻的时段了,此时若无雨雪,天必干冷,人宜疾,百物灾。若无雪温又高,就不象冬天,为时令不照。所以大雪是入冷交寒的体现。

大雪的文化含义有三种:一是显示冬冷之象,该下雪了。畜该进圈,人该歇了。二是降温驱霾之功,此时不下雪,温必偏高,属冬不正常。且雾霾较重,必欲雪来驱散,方显明媚之光,人才会有精神,物才方透时象,它能调节自然物象与人与自然的阴阳失衡。三是镇压之力。入冬无雨雪,势必温高,阴阳失衡,万物失调,该生的而不生,不该长的而长。比如麦苗,冬有温必然旺长而年前拔节,遇反春之霜雪,必会枯死而丰收无望。大雪者,是阴阳和合的象征,属自然之力,时令之象。此时,人力无为,唯大雪降温可减少人,畜,禾苗的病害发生,又起到镇压麦苗旺长的趋势,迫使它不能年前拔节。次年必定丰收有望。

冬天,人易燥,易脆,血相收缩,五脏安养。肌肉易紧易皱易粗糙。免疫功能低下,还易上火和感冒。

冬天之人,早晚不宜强烈运动,以免出汗着凉。见寒人宜咳,多吃润肺清火利痰之物,如白萝卜,甘蔗,梨,冰糖,藕等。冬天人体血液宜黏稠,多吃生血活血之物,以调节血脉和通络。如红罗卜,大枣,枸杞和一些温补的肉类与食品,但不吃大热之物,因冬天人宜体虚,燥热之物可摧毁虚弱之体,可徐徐慢补为是。天寒胃宜冷,以进温补谷物为宜,以调节脾气和增加热能与营养。如小米,八宝粥,黄豆薏米,红豆等。寒冬里,人体和自然界一样,都有秋收冬藏之象。人不可耗气,肝肺之气均应保养,少熬夜,少酗酒,少动怒,肝气要安,肺气要平。不平必燥,一燥必耗。交九前后,人的热冷除了气侯与饮食外,关键在精血上。入冬女人要养血才能健身不怕冷,血旺气旺人健康。而男人关键在肾上,肾气要足,才能充血,周身气血旺,人才能发暖。肾精要满,人才能有神,神是精支配的,无精必会打彩,怎不怕冷?何以越冬?所以,女人血之贵,男人精之贵也。大冬天里,滋肺养肾最为重要。饮食以温热为主,可适当进些补药(可寻医)。而最最关键的问题是一冬要节制性生活,冷天,男人以收精,固精,藏精为本,也不失自然之象,万不可浪费精力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972.html

标签: 养生文化
分享给朋友:

“大雪节气的文化含义和养生意义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生活规律是养生前提

《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此可见,生活有规律性,人就会延年益寿;生活没有规律性,人就会早衰短寿。 《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其原...

宋元时期养生文化的特点

宋元时期在思想上出现“理学”和“新学”的论争,在医学上也出现了学术争鸣。 在思想上出现“理学”和“新学”的论争,在医学上也出现了学术争鸣;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建立了“太医局”、“御药院”、“尚药局”、“广惠司”及其它保健或慈善机构;世人知医成为风尚,“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和发展,...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

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养生保健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跟着网络、书籍学习各种养生防病的方法,当然这些都是从养生最基础的东西延伸出来的,而养生也并不是按按穴位,吃点补药这么简单,中医养生有六诀:顺、静、修、调、补、固,真正领会并做到这几点,健康长寿就离你不远了。  一“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古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