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节气养生 > 正文内容

浅谈节气与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1)节气养生96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是顺着天地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界气机循环运动变化形成周期,如果我们能够循着自然周期变化而适时调整作息,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周易》理论就特别重视人体与自然间的时应和协调的关系,并提出了适应自然的中医治疗和防治思想。

首先我们从太阳运动的自然规律入手,来掌握和熟悉自然规律,所谓节气,就是太阳运动在地球上的一种反应,每个节气都是地球绕太阳运动轨迹在一定位置的反应,因此,所谓节气的变化就是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这也是节气的本质,阳升阳降,循环往复,天地如此,人体内气脉明点的变化亦是如此。

民国名医彭子益讲“二十四节气,简言之就是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过秋降入于土下,经冬藏于土下的水中,经春由土下的水升出到地面,经夏浮于地面,再同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下,秋收冬藏,秋降冬沉,春生夏长,春升夏浮”,如果我们能顺着这个阳气的变化规律而养生,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里,自然界的阳气变化是非常剧烈的,人体内变化也是如此。如果身体虚弱,元气不足,就会在节气变化的时候生病,或者病情加重。其治疗也简单,就是扶足正气,然后根据各个节气的不同状态,稍作升降调整,即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在节气的日子里,人体的元气变化较大,需要好好休息,减少运动,少食肉食,因为肉食会消耗元气,尽可能的保障身体平静度过。另外,节气时最好不熬夜,不饮酒,不食冰冷食物,可使元气不伤,顺应自然而健康。现在的年轻人任意而为,生活无节制,对生命极端不负责,等元气差不多了,疾病也就会跟着来了。节气养生,实际就是借天之力,利用季节转换的特殊时机,长养自己的阳气,提前预防身体可能出现的问题,古中医讲“上工治未病”就是这个原理。

浅谈节气与养生  节气养生 第1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094.html

标签: 节气养生
分享给朋友:

“浅谈节气与养生” 的相关文章

谷雨节气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谷雨节气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 气温升高降水多,湿邪易与热邪合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季肝木旺,在五行生克的规律下,本就是会克制脾土的,若是调养不当,造成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水液不化,则...

二十四节气养身菜谱有哪些?

原发布者:文鑫网上资料库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立春虾仁韭菜(温补肝肾,助阳固精,健脾益胃、蘑菇炒山药(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滋肺养胃;雨水猪肝菠菜粥(促消化,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红枣煨肘子(补脾益胃,滋阴养血,适用于脾胃虚弱,阴虚血虚之症、清炖鲫鱼(健脾益胃,利湿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寒,...

春分时节养生注意点啥?

春分时节养生注意点啥?

明天就是春分,送别了冬天的寒冷与萧瑟,迎来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此时春暖花开,细雨绵绵,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玩乐之际,养生功课也不应该忘记哦。民间谚语曰:“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以后气温继续升高,强对流天气增多,春季最忌大寒大热,一定要注意适当增减衣服。 初春保健三要点...

清明时节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明时节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清明节又称寒节,寒食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三后四和清明节的这一天,人们要祭扫祖先坟墓。但是这个节日却不仅仅缅怀先人,更有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意思。 因为清明时节意味着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开始盛发,冷热交替。同样空气中的病菌也在盛发和传播,而人体内的各种脏...

立春后顺应节气如何养生?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阳气渐生,阴寒未尽,在这一由寒向暖过渡是时候,人体抗病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也往往相对较弱,立春之后又该如何养生防病呢? 《黄帝内经》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逆寒暑”。大意是养生应该顺应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防寒保暖,防病御邪是重点,尤以养肝护肝最为关键。以下三法朋友...

秋分时节,如何正确养身?

秋分时节,如何正确养身?

谢谢邀请! 秋高气爽的秋天已经到了今天的秋分时节,很多地区的连日雨天,让人感到了秋意凉爽的感觉,也就是俗话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 中秋前后开始,早晚温差明显,特别是年老体弱多病的朋友,需要及时添加衣裳。 早睡早起: 秋天气候逐渐转凉转寒,人体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为主,同时,早起,又是利于阳气的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