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日养生全攻略,注意这三点少生病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2)冬季养生206

小雪过后,应该如何养生呢?下面给大家3个建议,让大家在冬天少生病~防火从入秋开始,天干气燥,防火是一个不可不提的问题。但这里说的火,可不是火灾的火,而是人身体的内火。

冬日养生全攻略,注意这三点少生病  冬季养生 第1张

天气转冷,自然大家都会注意不吃生冷,顺应季节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但今时不比往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北方室内已开始供暖,人们外出穿得也相当严实,体内的热气就不容易散发出去。

如果平日里温热、辛辣的食物太多,很容易造成内火,出现口腔溃疡、痤疮等。所以这个节气,更要防好体内的“火”,建议多喝热汤,多吃白菜、萝卜这些当季食物,及时清理火气。

防晒冬季的太阳直射角度小,日照本来并不怎么强烈,加上寒冬里晒一晒暖暖的太阳也十分写意,说防晒似乎有些不合时节。

不过,在雪天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在有雪的地方,紫外线看似不强,但雪地会反射阳光的紫外线,大大增强了它的威力。所以不要下雪的时候在屋里憋坏了,雪后看到一缕阳光就出来晒太阳哦,适当涂一点防晒霜吧。

当然,那些包得像粽子一样出门的朋友就不用担心了,真觉得需要就给自己配个墨镜吧。

防感冒天冷了,最容易让人中招的疾病莫过于感冒了。

无论你多么忙,一旦不注意,都可能必须花时间去得一场感冒。要防感冒,自然首先要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冬季寒冷,原则来讲就应该不随便扰动阳气,简单理解就是: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养精蓄锐,抵抗力自然会提高。

另外要注意适度保暖:温度低穿得少,不见得显得多么壮实,反而容易消耗阳气;但穿太多捂得太热,一方面容易如前面所说的产生内火,另一方面会使得毛孔扩张,稍不注意就让寒气入侵。所以,穿衣保暖要适度,以既不感到瑟瑟,也不感到要出汗为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157.html

标签: 冬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冬日养生全攻略,注意这三点少生病” 的相关文章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在寒冷季节来临、气温下降时,会使血流缓慢,加大了关节活动时的阻力,使关节疼痛加重,很多人依靠止痛药来减轻疼痛。 常大爷是多年的“老风湿”,进入冬天,气温变化,这几天关节又开始肿胀、疼痛,让他感觉难以忍受,于是又开始频繁求助于多年服用的止痛...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宝岛台湾的冬令进补

进入冬季,人们开始重视“冬藏”,此时食补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和贮藏,可使人体元气充沛,体质增强,我国台湾的补冬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在立冬开始就盛行进补,谓之“补冬”。 进入冬季,人们开始重视“冬藏”,此时食补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和贮藏,可使人体元气充沛,体质增强,以利来年春天更好地拼搏。我国台湾...

冬令进补 善用传统补品

进食补品,是中医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轻慢性疾病症状的养生保健措施。那么冬季为何要进补、传统补品在冬季又应该怎样进补?这里给大家介绍冬令适时进食补品的问题。 进食补品,是中医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轻慢性疾病症状的养生保健措施。那么冬季为何要进补、传统补品在冬季又应该怎样进补?这里给大家介绍冬...

大雪节气养生必吃9种蔬菜

大雪节气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大雪节气适当摄入“白食”,如大白菜等,有冬补的食疗功效。 1、大白菜 大雪节气期间空气特别干燥,常吃大白菜能起到润肠、护肤养颜的效果。在冬天,白菜是餐桌上最必不可少的蔬菜,民间素有“冬日白菜美如笋”、“百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