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养生重在“温通”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2)冬季养生330

  冬季,是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这些患者如何安然度过漫长的冬季呢?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颈、脚、前胸、肩关节部位要注意保暖

  心脑血管疾病,在“医圣”张仲景看来是“阳微阴弦”。《黄帝内经》里有“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又有“寒盛则痛”的说法,也就是说,心脑血管疾病和气温关系密切。一到天冷,心肌梗死、脑中风发病率提高,西医认为是寒冷之下血管痉挛、收缩,中医则认为是因为寒邪入经脉后造成寒凝血涩,也就是寒邪入血脉后血液流通不顺畅,从而出现疼痛,所谓“不通则痛”。

  因此,冬季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养生应以“温通”为原则,特别是在天气突然转冷时。专家提醒,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秋冬季节先要注意保暖。“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的阳是生发之气,秋冬收敛。”秋冬季穿得太少,是在耗散阳气,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秋冬要养闭藏之气,保护好自己的阳气。保暖方面,这些部位的阳气要固护。

  颈部

  颈部的大椎穴是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如果受寒,会出现头晕头痛、背部不适的感觉。冬天围围巾或者穿高领毛衣,可以固护大椎穴的阳气。

  脚部

  人的阳气从足底开始升起,“足寒则周身皆寒”,脚部保暖不好,阳气就容易从足底散失。

  前胸

  有的人喜欢敞怀走路,但中医认为,人的前面属于阴,后面属于阳,背部实际上是比较耐寒的,但胸腹容易受寒邪、湿邪侵袭,所以胸腹、肚脐都要固护好。

  肩关节

  很多中老年人患有肩周炎,假如肩关节没有保暖好,很容易犯病。

  这些误区要警惕

  误区一胸口闷痛,做点儿运动就好了?

  有的心脑血管患者遇上胸口闷,认为是中医说的“血瘀”,那就多活动活动,血流加快就能活血化瘀了。而冠心病的特点是随着运动量的增加,症状越严重。

  最典型的心绞痛,就像有东西压在胸口,喘气不顺畅、憋气,刺痛感、绞痛感都有可能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心绞痛还可能放射到背部、牙齿,让患者感到背痛、牙痛。

  实际上这时不应再增加运动量,需要的是安静地坐下来,服用速效救心丸、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等,如果还是没有缓解,就要马上拨打120求救。

  误区二 运动要出一身大汗才畅快?

  “秋冬养阴”,秋冬运动不要过量,运动到大汗淋漓是不合适的。“微似有汗者益佳”,身上感觉暖了,稍微有些汗,是最佳的运动后状态,特别是中老年人。

  误区三冬泳锻炼身体好?

  冬泳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确实可以提升阳气,增强抵御寒邪的能力。可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血管调节功能本来就差,骤然的气温下降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专家建议,关节好的可以选择慢跑、打球,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关节不太好的,快步走、骑单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跳广场舞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又能与人交流保持心情愉快,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够坚持的运动就是最好的,没有统一的定式。”专家提醒。

  误区四

  运动就要风雨不改?

  有的老人无论刮风下雨,一年四季雷打不动地出去晨练。专家介绍,《黄帝内经》中指出,冬天的养生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点睡、晚点起,等太阳出来了再起来活动,固护阳气。而且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当风大雨大、雾霾风沙重的时候,不建议运动。

  一天中最佳的锻炼时间是在下午,适合稍微剧烈一些的运动。早晨起来可以进行轻中度运动,不主张一大早起床就跑步。晚饭后散步,也不要剧烈。另外,也不主张在夜里运动,比如一些夜跑族,跑完后再睡觉,一是睡眠的时间晚了,二是血液流通加速,可能导致入睡困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191.html

标签: 冬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养生重在“温通”” 的相关文章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防病健身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谚“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冬季晒太阳古人叫负暄,也叫负日、负曝,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天冷肾友防感冒

慢性肾脏病患者久病体虚,若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志不佳,加之外来寒邪侵袭,更易罹患感冒。 冬天来临,天气干燥,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冷暖的交替特别容易感冒。对于正常人来说,感冒了多喝开水,注意休息,一周之内便可痊愈。但是,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感冒可不是一件小事,感冒可诱发肾脏免疫活动...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冬季的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故养生专家建议,冬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入冬后,天气转寒,因此“敛阴护阳”的主要内容就是“祛寒就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