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中医百家讲坛丨夏季日常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157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学之重要原则,强调养生需顺应天时。因此夏季养生一定要根据季节的特点以及身体的变化来进行。

中医百家讲坛丨夏季日常养生  夏季养生 第1张

应避免贪凉

夏季应避免贪凉,使用空调和风扇的时候应特别注意适度,过度贪凉可能会诱发各种疾病。对于频繁出入于温差较大环境的人群,温度改变容易感冒,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服或者披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随时加减衣物。

宜宁心安神

中医认为,五脏之中的心对应夏,“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主神,为神明之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立夏过后,人们容易心火过旺、烦躁不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和躯体可通过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健康。因此,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保持心情愉快、安闲自乐,切忌大喜大悲。

宜饮食清淡

苦味食物是清热祛暑佳品。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肝经,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等功效,适宜烦热、口渴多饮、中暑发热者服食。梅雨季还应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可利尿除湿,有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夏天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多吃易消化的食材。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忌大汗伤阳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的运动调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同时还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不过,夏季运动一定要合理安排,包括运动时间的安排,运动地点、运动强度等都要特别注意。不宜在烈日下运动,预防中暑。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运动不要过于剧烈,避免过度运动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后忌用冷饮降温,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运动后温的淡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主讲人: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 张伟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237.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中医百家讲坛丨夏季日常养生” 的相关文章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水汽上升,空气湿度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淋雨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人体易感受湿邪而引发诸多疾病,长夏养脾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可从日常饮食起居做起。 中医养生保健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专家介绍,“因时养生”就是根据不...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入夏后,暑、湿当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因此,入夏后人们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有以下6...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是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

夏季养心 养阳是关键

夏季养心 养阳是关键

中医养生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时值夏季,大众应根据夏季的时令特点来科学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时值夏季,大众应根据夏季的时令特点来科学养生。 茶饮药膳祛暑热 中草药中有一类药材,既是药物也是食物,为药食同源之品,选择这样一类药食同源之品,配成茶饮药膳,实为夏季养生之佳品。...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酷暑天热湿邪重 警防夏季皮肤病

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病因。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气温较高,湿与热相结,不利于皮肤水分蒸发,容易出现皮肤病。 夏天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像各种癣、痘痘、脓疱、皮炎、湿疹等。为什么这些皮肤病会在夏天频繁出现呢? 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病因。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