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抱朴子》的养生之道有哪些?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4)养生文化90

  《抱朴子》的养生之道著称于世:“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何者是邪,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财货,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 沮嫉,六者不除,休养之道徒设尔。”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 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如果无法做到, 那“六害”“伐人之生,甚于斤斧,损人之命,猛于豺狼”。此外,还要做到“四无”, 即无久坐、无久行、无久视、无久听。在饮食和起居方面,抱朴子认为,主要应该做到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体欲常劳,劳勿过极;食欲常少,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 夏夜勿饱食。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抱朴子还劝告人们“从心澄则真神 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轻侮于人则减算,杀害 于物则伤年”。总的看来,抱朴子的养生之术就是静心养气,以宽容豁达的心态来面对 人世万物,这样,自然也就能长生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488.html

标签: 养生之道
分享给朋友:

“《抱朴子》的养生之道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经变画中的古典医学

“形象医学”是指“经变画”中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同疾病作斗争的方式方法形象化的表述。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形象医学”,有近百幅之多,其中30被选入《敦煌中医药学全书》。 “形象医学”是指“经变画”中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同疾病作斗争的方式方法形象化的表述。敦煌壁画中经变画的“...

学动物行为也可不药而愈

将不同侧的手和脚同时向前伸出行走。注意不可从同侧手、同侧脚向前伸出,而要像狗走路一样,右手和左脚,左手和右脚一起伸出去移动身体。 学习动物的行为,也可达到除病养生目的。狗步行法:治疗胃下垂、腰痛和痔疮采取爬的姿势,四肢着地:将不同侧的手和脚同时向前伸出行走。注意不可从同侧手、同侧脚向前伸出,而要像...

防病保健强调动静结合

明代嘉靖皇帝晚年追求长生之举,对社会上重视老年人颐养保健。 1. 动静结合,保健延年 方开的《延年九转法》提出静以养阴,动以养阳的辨证关系。他说:“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身一阴阳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 2. 动态养生提倡导引、武术 导引、按摩和...

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

先秦诸子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先秦时期指夏代(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一.时代特点: 夏、商、西周,奴隶制得到较大发展,青铜器工具的运用,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一个...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