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养生粥的种类有哪些?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7)美食养生66

1、西瓜皮绿豆粥

西瓜皮有利尿功用,还可清热解暑。绿豆也能够清热败火、防暑解毒,还是养脾胃的良品,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

做法:先将大米同绿豆入锅煮10分钟,削去西瓜皮的外表硬皮,切成丁后加入到锅内,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吃时可加些白糖或陈皮丝。

2、莲子百合粥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莲子性平,能养心安神、健脾补肾。此粥清香甜润,经常服食能健胃补脾,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很好的功效,还有美容驻颜的效果。

做法:将百合切成小块,莲子用热水泡软,然后加入大米和百合同煮,待水烧开后,再放入莲子和小枣,改用中火继续熬煮到熟。

3、冬瓜瘦肉粥

冬瓜是夏天适宜吃的凉性蔬菜,具有生津止渴,清热祛暑的功效。与大米和瘦肉同煮,能清热解毒、健脾利尿,兼有减肥的功效,适合暑热烦闷时食用。

做法:大米入锅后煮25分钟,将冬瓜切成小方块,猪肉馅加盐、湿淀粉拌匀后同加入锅中,继续煮10分钟。

4、丝瓜粥

丝瓜味甘性凉,可解暑除烦。食用丝瓜粥能防止暑热、清热化痰,利湿解毒。身热烦渴、痰喘咳嗽的人,可多吃一些。

做法:先将大米放入锅中用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至六成熟。再将丝瓜洗净去皮,切成豆粒大的块加入到粥中,煮到瓜烂粥熟即可食用。

5、苦瓜菊花粥

苦瓜有一种独特的苦味,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可清热解毒、清心明目。菊花性凉而味甘苦,具有清热疏风的功效。此粥可清暑热,有中暑烦渴症状的人不妨多吃些。

做法:将大米和菊花洗净入锅煮至水开,把苦瓜去瓤切成块后,同冰糖一起加入锅内,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6、荷叶莲藕粥

莲藕味甘多液,夏天多吃些能增进食欲;荷叶性凉,它独特的清香能够消暑利湿、散瘀止血。所以,荷叶莲藕粥具有清热解暑、降压降脂的功效,能缓解暑热所致的头昏恶心、食少腹胀等症状。

做法:先将荷叶洗净切碎后,放入锅内,水烧开后捞出荷叶,汁留下,再将莲藕切成小粒,与大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后便可食用。

参考资料 人民网-会喝粥的人更长寿!6款养生粥在家自己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620.html

标签: 养生粥
分享给朋友:

“养生粥的种类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