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的六个最佳,你做到了几个?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97

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以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

每年的暑气是否消退停止,除了要看处暑的日期,还要看至处暑日是否已经“出伏”。

所谓“出伏”,就是出了三伏天。每年的三伏天时间有长有短,长则40天,短则30天,所以出伏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时在处暑前,有时在处暑后。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又说,“处暑不出暑,架火再开煮”。如果遇到处暑已到来,但仍未出伏的年份,即意味着仍未出暑,通常天气相当炎热,犹如小暑、大暑时的“上蒸下煮”。

如去年的三伏天共40天,出伏时间是8月25日,处暑是8月22日。处暑在出伏前,这种情况就是处暑未出伏,所以去年的夏天也特别漫长。尤其是南方地区,至11月22日小雪节气仍是闷热天气,晚上睡觉要开空调。

今年的三伏也是40天,但出伏时间是8月20日,早于处暑。至处暑日已出伏,则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已过,暑气渐渐消退,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入秋时间,可能要比去年早。“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此时,养生应顺应“秋冬养阴”的自然法则。符合节气特点,才能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活力。下面就来谈谈秋季养生的六个最佳方式,看看你做到了几个?

秋季养生的六个最佳,你做到了几个?  秋天养生 第1张

1

最佳蔬菜——莲藕

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莲藕,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缓解便秘。吃莲藕时,搭配白木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滋补肾阴。

秋季养生的六个最佳,你做到了几个?  秋天养生 第2张

2

最佳水果——梨

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而秋梨鲜嫩多汁,水分含量高,且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被称为“天然矿泉水”,自古便被誉为“百果之宗”。如果每天坚持食用适量的梨,便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秋季养生的六个最佳,你做到了几个?  秋天养生 第3张

3

最佳肉食——鸭肉

秋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从中医角度讲,鸭肉是凉性食品,可滋阴养胃,利水消肿,防秋燥。中医称鸭肉为“滋补上品”。这是因为鸭肉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比鸡肉高、比猪肉低。平时容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体质较弱人群,可以在熬鸭汤时,加入山药、莲子、黄芪或西洋参,一般为30~60克;女性在秋季易皮肤干燥,可加入百合、玉竹,养颜护肤。

秋季养生的六个最佳,你做到了几个?  秋天养生 第4张

4

最佳饮品——茶

桔红茶。桔红3~6克、绿茶5克。开水冲泡后放入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秋天咳嗽痰多、黏,咳痰不爽的症状。

萝卜养生茶。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还可加少许食盐调味,起到清肺消炎的作用。先将100克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调味,再将5克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

姜苏茶。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温服1剂,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状的肠胃不适型感冒。此方以药代茶,味少而精, 实用简便。

5

最佳穿着——“秋冻”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秋季气候逐渐转凉,此时应根据气候增添衣物,但添衣勿太多太快。“秋冻”,意思是秋天穿厚衣服要晚些,多经受寒冷的刺激,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

秋季养生的六个最佳,你做到了几个?  秋天养生 第5张

6

最佳放松——按摩

按摩可以放松躯体,推荐几道按摩穴位。

承浆:承浆穴位于下唇凹陷处,用食指指腹用力压揉,口腔内就会涌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压揉此处十余次,口渴感即可消失。

手三里: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用手指按摩此穴80~100下,早晚各1次,能润化脾燥、生发脾气、调节肠胃,对腹痛、腹泻等症状效果明显,同时对上肢不遂、手臂疼痛、肘挛不伸、齿痛颊肿等症状有治疗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胃肠病、中风后遗症和肩周炎等病。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用手指按摩曲池穴80~100下,早晚各1次。按摩曲池穴对热病、头痛、眩晕、腹痛、吐泻、上肢不遂等有一定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曲池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此外,晨起和睡前可做上下颚运动。闭上嘴巴,舌抵上颚,鼓漱100次,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下。咀嚼时,胃肠血流量增加,可抵御秋季凉气对胃肠的损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746.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的六个最佳,你做到了几个?” 的相关文章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分天渐凉 四大养生细节保健康

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此外,以下的四个养生细节也要注意。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

初秋不适五对策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和调理。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

秋季进补需谨慎 不要“贴膘”

贴秋膘习俗起始于清朝,尤其在北方民间流行较甚。一是因为北方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以肉贴膘好有劲农忙。二是从文化讲,我国唐朝、元、清等朝代,以胖为美,秋季吃好既可防病又可养生。三是北方冬天寒冷,贴秋膘可以御寒,帮助度过漫长的冬季。 “天气转凉,想着给孩子补补营养,没想到越补越吃不下东西,面色蜡黄。”4...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不可乱吃

秋季一到,“进补养生”又开始成了许多市民生活中的重头戏。做为名贵补品的冬虫夏草即能补阴也能补阳,很多人认为冬虫夏草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不然。 秋季一到,“进补养生”又开始成了许多市民生活中的重头戏。做为名贵补品的冬虫夏草即能补阴也能补阳,很多人认为冬虫夏草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不然。 冬虫夏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