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100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枸杞难挡岁月摧,还得往里加当归”这些都反映了现代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焦虑以及对日常养生的重视。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1张

现如今,几乎每一个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脂肪肝肥大,肥胖率持续增高,人过五十以后,各种疾病更是频发。老年人受三高折磨苦不堪言,年轻人熬夜纵欲,身体状况逐渐变差。养生和健康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2张

入秋后,气温开始下降,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下降。秋燥当令,早秋多温燥,晚秋多凉燥,人们往往会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一派燥象。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3张

因此,秋季以滋阴润燥为食养的主要原则。

一防:防秋燥

日常饮食上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避免燥邪伤害。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4张

二防: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大,人易感受外邪而导致感冒。初秋也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若不注意防护,孩子易出现发烧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表现。初秋夜晚已冷,不好好盖被子易导致腹泻、腹痛等。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5张

三防:防秋乏

俗语说得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6张

四泡:睡前泡脚消除疲劳

秋季感到疲乏的话,可用红花、当归煎水,然后加些热水来泡脚,舒筋活血效果好,可以扩张足部的血液循环,并促使头部的血液向下肢流动,相对减少充血,使人产生全身放松和昏昏欲睡的感觉。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7张

五注:常笑宣肺

俗话说:“笑笑十年少”,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8张

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六调:饮食调养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9张

七动:休息运动两不误

秋天来了,人应当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使情志安定平静,切忌过劳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10张

另外,也要及时调节情绪,这乃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此外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也可以预防“秋乏”,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等锻炼项目。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秋天养生 第11张

伙伴们记住了吗?

赶快提醒一下你的家人朋友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747.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避免“多事之秋”,养生七步走,整个秋冬少生病”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情志安宁 使秋气平 情绪、...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入肺、胃二经,对于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此外经常按摩迎香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们的情绪会不稳定,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