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72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季养胃要保证三原则: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吃霉变、熏烤过度的食物。2.保持营养均衡。多吃煮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尤其忌贪吃生冷的瓜果。3.先泻火,再进补。秋季调理要先泻胃火,待燥火退后再进补。同时,注意胃部保暖,适当运动。

秋季进补前可先吃些绿豆、薏苡仁、扁豆等,祛除体内湿热之邪,促进脾胃功能恢复。待高温退去,可食用山药、芡实、小米等健脾和胃的食物。若腹胀、腹泻、打嗝、厌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秋季进补的时机选择,一般认为“寒露”过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气温偏低,人体需要能量来保暖御寒,正是进补的最佳时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但对于消化能力弱的老人和儿童来说,常有积食的情况,急于进补反而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因此,只有当脾胃健运,身体已经能适应天气变化时,再开始进补为宜。

进补可遵循“三适”原则:适合、适度、适量。并非所有人都能“虚则补之”,也不是食物越贵越补,一味滥补可能适得其反。更切忌以药代食,提倡合理膳食。由于秋季比较干燥,应适度饮水。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百合、银耳、藕、梨等。也可配合吃适量生津养胃的中药,如沙参、麦冬、石斛等。此外,中医认为秋燥伤肺,秋季主养肺,要少吃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等。而肺燥伤肝,可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柠檬、番茄等,但也不可过量,酸味刺激胃,容易诱发胃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5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的相关文章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防燥 更应防湿、防风

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忽视。 进入初秋,暑期的湿热已经消除了一大半。然而,此时气温仍然很高,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农历9月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依旧维持在35℃以上,夏暑尚未完全消除,加上秋天雨水增多,湿、热依旧很“活跃”。所以,秋季在防秋燥的同时,防湿、防风一样不可...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夏秋换季时所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机体调节过程,属于身体的自我保护行为。 初秋时节,不少人都会产生莫名的倦意,整天睡眼惺忪打不起精神,甚至有人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其实,这种疲惫、嗜睡的现象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

深秋养生四大要领

深秋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为预防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发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减衣服,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对呼吸道的刺激而发病。 寒露过后预示着天气转凉,此时节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此时北方一些地区气温有时可降低到10℃...

秋季健脾保胃之法

秋季养生,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记载了较为详细的方法:“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中医讲“天人合一”,人体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须遵循天时、地理的客观规律。谈到秋季养生,早...

秋凉需防“老寒腿”

“老寒腿”也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的膝关节是个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 秋天由炎热渐渐转变成凉爽,这时,“老寒腿”的毛病说不定就会悄悄来到你的身边。“老寒腿”也就是膝关...

秋季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秋季,指我国农历7、8、9月,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