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两妙招缓解秋乏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17
深秋时节要睡子午觉,子时从中医理论来讲是“肝经循行时间”,如果肝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气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部色斑,急躁易怒”等症状。

很多人时常会感到提不起精神,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但若在秋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不容易出现“秋乏”症状。

睡好子午觉

深秋时节要睡子午觉,子时从中医理论来讲是“肝经循行时间”,如果肝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气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月经失调,面部色斑,急躁易怒”等症状,所以人们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在晚上11点之前就寝,达到养肝的目的。午时从中医理论来讲是“心经循行的时间”,如心失调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汗出,思维迟缓,失眠健忘,早醒易惊,夜多异梦,口舌生疮,头晕乏力”等症状,所以人们每天中午应该抽出半小时小憩,达到养心目的。子午时分及时补眠,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尤其是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睡前用醋泡脚

中医认为,醋味酸,性苦、温,能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杀虫、治癣疗疮,用醋浸泡足部,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解除疲劳、帮助入睡。具体操作办法是:每晚睡前将60℃左右的热水约2500毫升倒入盆中,加食醋150毫升浸泡双脚(水温以脚能承受的热度为准),水应淹没踝关节,每次浸泡10分钟即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91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两妙招缓解秋乏” 的相关文章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季养生得当,对于健康过冬有重要意义。但是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专家介绍,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

秋天养好肺 整季不受累

秋天养好肺 整季不受累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我们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

秋季昼夜温差大 警惕“缠腰龙”缠上身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该病与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该病毒常在人们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差的时候乘虚而入,患病者明显增多。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因为该病在皮肤上表现为带状的红斑和成群的水疱,很有特征,故得此名。...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三方面有效防治秋燥

中医学认为,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系疾病发生。 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入秋以来,有些人出现了皮肤发紧、口干舌燥、鼻腔干燥、喉咙发干、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