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立秋养生“收”字当先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42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养生保健要顺应四时。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养生保健要顺应四时。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顺应四时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因此立秋后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皆以养“收”为原则。

初秋养阴为上

初秋时节由于肺部易受到燥气的侵袭,会造成体内津液的损伤。应按照四时的变化规律而养护阴气,使得阳气有所收敛而不至于散失。饮食应以“少辛多酸”为原则,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以养护阴气。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水果、芝麻、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润肺食物。年长、脾胃虚弱的人,多喝粥,可食用药膳,如橄榄杨梅汤、生地粥、枇杷藕百合羹等以宜胃生津,滋阴润肺。

正确起居除秋乏

秋乏是人体由于夏季过度消耗,进入秋季后为了适应季节变化而进行的自我修整,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可以通过逐渐适应和调节来消除。为了补充夏天消耗的能量,此时要适时摄取营养,同时通过适当的运动来顺应气候的变化,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关键在于保持规律的作息。最好晚上10点前入睡,早睡早起,中午养成午休习惯,从而让秋乏得以缓解。

宁心养神防心烦

进入秋天,气候干燥,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焦躁,应宁心养神、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心烦。可以通过练习静坐、闭目养神等方式来调节气息、消除焦躁、养护心气,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干燥的秋季,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静心凝神、强身健体尤为重要,可以适当饮用酸枣仁茶、柏子仁茶等养心祛燥、宁心安神的药茶,食用补阴祛燥的食物,让身体更快地适应秋天的天气。

适量运动忌大汗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十分适合户外运动。散步、慢跑、打太极或者爬山等运动项目都十分适合在秋天进行。入秋后,人体顺应四时变化,阳经阳气都逐渐收敛内养,身体的柔韧性和四肢的伸展度都不如夏季,秋季容易出现秋乏等现象,所以秋季运动不宜太激烈,最好慢慢地增加运动量,避免大量消耗氧气,切记大汗淋漓,最好的锻炼效果就是感觉轻松舒服。锻炼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按摩药茶防疾病

立秋之后,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喉咙肿痛、鼻出血、便秘等症状。其养生的重点是滋阴润燥。提醒大家,入秋后可采取中医穴位按摩和中药代茶饮来预防保健。补肺润肺、健脾胃的主要穴位有膻中、天突、中脘、足三里、气海和承浆等穴位,每天揉按,可以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另外,可以多喝养生药茶,如姜枣陈皮茶能驱寒、五味冰糖茶养心安神、参梅饮润口燥、菊花橄榄茶散胃火等等,都能防止秋燥引发各种疾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91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立秋养生“收”字当先”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5个要诀: 忌悲 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尽管处暑已过,然而多地“秋老虎”仍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

秋季哮喘多频发 日常预防有“六法”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属于过敏性疾...

初秋不适五对策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和调理。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