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立春养生,人人都要牢记的4个小常识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养生文化97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意味着冬季过去,

春天到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

也是人们调养身体的重要时节。

立春养生,人人都要牢记的4个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第1张

本期,内分泌科钟柳娜主任为我们分享起居、饮食、情志等调养常识,为大家2021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春养生,人人都要牢记的4个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第2张

立春阳气初生,乍暖还寒,对于这样的温寒之差,人们应从思想到物质都做好准备,不要突然减衣,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务必要顾护阳气,避免因倒春寒引起感冒或其它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立春养生,人人都要牢记的4个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第3张

不同季节养生的重点不同,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春天应该以“养肝”为先。养肝的关键则在于良好的情绪调养。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戒骄戒躁,切忌情绪忧郁,一定要保持恬静愉悦的好心态。

立春养生,人人都要牢记的4个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第4张

在饮食调养上应注意肝脏生理特点, 疏泄肝气, 使肝气顺达而不影响其他脏腑。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

食物可适当选择具有辛温发散功效的葱、姜、蒜、香菜、花生、韭菜、香椿等,少食辛辣热性食物,以免饮食助长内热。还可适当进食甜味食品如红枣、红薯、红糖等,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伤脾。菊花茶、绿茶、茉莉花茶等茶品性凉而不寒、清润散风、通利头目,较适合于春天饮用。

建议气虚者可多食健脾益气的食物, 如山药、米粥、蜂蜜、花生、牛奶、鸡肉等。气阴不足者宜多食益气养阴的食物, 如豆腐、豆芽、胡萝卜、荠菜、银耳、百合、鸭肉等。

立春养生,人人都要牢记的4个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第5张

立春后万物开始复苏,自然界生机勃勃,这时人们应当夜卧早起,早晨披散头发,衣着宽松,在庭院中散散步,多参加室外活动,以便让精神愉悦,保持身体的生机。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立春养生,人人都要牢记的4个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第6张

除上述4点常识外,人们也要注意预防一些季节性疾病。比如老年人要注意心梗的发生,儿童要谨防水痘、流脑、过敏性疾病等。

来源: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795.html

标签: 养生小知识
分享给朋友:

“立春养生,人人都要牢记的4个小常识” 的相关文章

“诗疗”养生健康多

“诗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诵读好的诗篇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撼,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 “诗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诵读好的诗篇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撼,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英国文论家柯尔律治说过:“一本好书就是药房,它的每一篇就是药粒,且药效持久”。...

甲状腺病患者养生三法

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等各类看似不起眼的甲状腺疾病,却给人们健康带来无穷烦恼。的确,有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甲状腺疾病的患病人数是越来越多,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都是诱因。 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等各类看似不起眼的甲状腺疾病,却给人们健康带来无穷烦恼。的确,有统计数据显示,现...

养生与中国文化

自两干多年前开始,历代有众多医家、儒家、道家、佛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论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中国养生理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和保健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健康高于财富,健康创造未来,已成为今天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时尚新概念。中国五千年的养生保健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

《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