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养生保健牢记这七点,效果会加倍!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9)养生文化52

研究表明,人体从头到脚都存在着“左右法则”,掌握其中奥妙可使养生效果加倍。

“左右开弓”最练脑

左脑是知性脑,偏向用语言、逻辑;右脑则是艺术脑,偏向图像和感性。要保证左右脑均衡使用,最好经常“左右开弓”,比如上班走走新路、用反手写字等。

鼻孔轮换吸气精力充沛

用右鼻孔闻东西,对气味的印象更好,左鼻孔辨别气味更准确。有意识地用两个鼻孔交替呼吸,不仅能给左右大脑提供等量的氧气,让你精力充沛,还可以帮你从肺底排出大量废气和杂质。

养生保健牢记这七点,效果会加倍!  养生保健 第1张

左眼懒右眼勤

研究显示,人一般都是右眼大于左眼,而且右眼的使用频率比左眼高1倍,很多人的近视都从右眼开始。看书写字时,可以适当地捂住右眼,让它休息一会,用左眼来看。

偏吃偏睡最“毁容”

人的左右两边脸大小不一。研究发现,左脸大的人右脑协调功能较强,具有音乐演奏的天赋;右脸大的人则具有敏捷的理性思维,在演讲、舞蹈和体育方面有天赋。另外,偏吃偏睡也会造成左右脸大小不一。有些人喜欢用一侧牙齿咀嚼,导致该侧咀嚼肌和下巴骨发达,引起脸部畸形。要想脸部匀称,最好坚持用左右两侧牙齿轮流嚼东西。

右侧睡护五脏

人体内脏左右两侧的差别更大:右侧有一个肝脏,左侧却是一个脾脏;心脏在胸腔中部偏左;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又粗又短。因此,睡觉时右侧卧可使肢体自然弯曲,体内脏器保持自然位置———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

养生保健牢记这七点,效果会加倍!  养生保健 第2张

“右撇子”也要练左手

多数人右手比左手有力,却没有左手温度高。右手靠视觉来指导,而左手靠感觉来指导。“左撇子”大脑的两个半球交流更频繁,使他们比常人聪明,但也容易情绪化,易发火,自体免疫系统较差。成年人要多活动自己少用的那只手,比如“右撇子”多用左手接电话、写字等,可挖掘大脑潜能。

左耳听力好右耳记话牢

人的左右耳各有分工:左耳擅长辨别带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右耳则对听到的话记得更牢。因此,听音乐时不妨把音箱放在左侧;练习英语听力时,音箱最好放右侧。打手机时,尽量两只耳朵换着接听,避免一侧耳朵过度疲劳。

养生保健牢记这七点,效果会加倍!  养生保健 第3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893.html

标签: 养生保健
分享给朋友:

“养生保健牢记这七点,效果会加倍!” 的相关文章

自静其心可长寿

“自静其心”要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心无妄用。《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惔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突出强调了“志闲而少欲”、清静养神的重要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强调人之心神宜静,清静养神特别重要。近年来,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静心之后,大脑中枢又回复...

神经衰弱自我锻炼

神经衰弱是常见病。主要症状是精神疲倦、神经过敏、失眠、多疑、焦虑、抑郁等。本病属中医“不寐”、“心悸”、“郁证”等范畴。自我锻炼疗效甚好。 神经衰弱是常见病。主要症状是精神疲倦、神经过敏、失眠、多疑、焦虑、抑郁等。本病属中医“不寐”、“心悸”、“郁证”等范畴。自我锻炼疗效甚好。站马步桩:两脚开立,...

养生谚语集锦(4)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养生重阳气和治形保精

赵献可认为命门真火乃人身之宝。治病养生以保养真火为要。 1. 赵献可认为命门真火乃人身之宝。治病养生以保养真火为要。 2. 张景岳的养生思想 (1)温补真元 《景岳全书》指出:“阳强则寿,阳弱则夭”。“凡欲保生重命者,尤当爱惜阳气”。 (2)治形保精 《景岳全书》指出...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