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唾液里蕴藏的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52
方法是:闲暇之时,闭目端坐片刻,静心地用舌头绕触口齿,或兼之叩齿,待口内唾液聚满,再鼓漱几遍,后方徐徐咽下,并用意念送达“丹田”(脐下三寸)。

中医认为,口津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存得一分生命”。古籍《保生要录》载:“常以舌柱口齿,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咽津养生术并不神秘,人人可学。方法是:闲暇之时,闭目端坐片刻,静心地用舌头绕触口齿,或兼之叩齿,待口内唾液聚满,再鼓漱几遍,后方徐徐咽下,并用意念送达“丹田”(脐下三寸)。中医养生有“炼津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说,咽津所以能“润五脏,悦肌肤”,乃在于它能促进人体精盈、气足和神全之故。

此说绝非无稽之谈。目前已知,唾液里除含有99%的水分外,还含有1%的其它物质,如黏蛋白、淀粉酶、氨基酸、多种无机盐、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唾液腺激素等。唾液伴合咀嚼动作,可帮助食物消化,并令人品尝到食物的美味。值得一提的是,唾液里所含的溶菌酶及免疫球蛋白有杀菌、抗毒、抗癌之功。而所含的唾液腺激素,则有抗衰、延年之益。把含有如此众多有效物质的唾液鼓漱咽下丹田,既有物质基础,又兼有气功的通络健身作用,这正是中医咽津可养生之奥秘所在。

据传,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平生注重咽津养生术。他咽津之法独树一帜:闲暇之时,每次取蒸熟的芡实米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唾津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每日他用此法含芡实10至30粒,持之以恒,使他活过花甲之年仍精力充沛、才思敏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唾液里蕴藏的养生” 的相关文章

古人七个“三”养生法

七个“三” 养生法,仍是今人养生的“良方”,值得借鉴。 “三”是走向成功之路的“吉数”。《史记·律书》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俗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中,也可见古人对“三”的推崇。古人养生常与“三”紧密相连: 养生三戒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

古代文人如何养生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须徐步缓行,老弱者不妨执杖相助,强调散步的方法和妙处。 现在锻炼身体的活动和器械都很多,医疗也很发达,人的寿命普遍提高,可是古代处处都很落后,那时候的人怎么养生呢?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

想要养生,那就种花养草吧!

想要养生,那就种花养草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花花草草有种天然的感情。当时我们家的院子里,种满了我从各处搜罗来的花,有各色的月季、菊花、玉簪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草花。每到春天,月季花开,芳香四溢,其他的花也次第开放,真的是美不胜收啊!  后来,到城市求学,远离了农村,总感觉生活少了一点什么。再后来,毕业工作、结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