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翡翠养生 温润灵动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89
翡翠是具有灵动玉石。翡翠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能够被人体吸收。翡翠的作用远远不止这样,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有“除中热、解烦焖、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明耳目”等疗效。

翡翠是具有灵动玉石。翡翠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能够被人体吸收。翡翠的作用远远不止这样,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有“除中热、解烦焖、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明耳目”等疗效。

急性心痛

有人患有急性心绞痛,发作起来胸闷得喘不过起来,疼痛难忍。在中医上被称为“胸痹”,“真心痛”多由于风邪侵气乘心,血瘀阳衰,心脉痹阻而来,在《诸病源候论》中有详细的论述:“心为诸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如果有人突发心绞痛,在没有速效救心丸应急的情况下,可以试着用随身的翡翠挂件最尖锐处点按胸前的鸠尾穴。

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它是任脉的主要穴道,是治疗心痛的特效穴。《千金要方》:“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灸鸠尾正心。”在《辽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辽太祖患有心痛病,召名唤迭里特的御医来治疗,迭里特告诉辽太祖说:“这个部位瘀血,吃药解决不了问题,最好是用针灸。”辽太祖同意了迭里特的治疗办法,针灸后很快就痊愈了,重重地赏赐了他。而迭里特针灸的部位就是鸠尾穴。

针灸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穴位,疏通气血,用翡翠挂件的尖锐处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而且翡翠也有镇定的效果,能让患者很快平复下来,止痛顺气,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

脸部瘢痕

《圣济总录》中有“两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则自灭”的记载。汉朝的王莽为了结交一名叫孔休的大臣,特地送给他一个玉琢:“诚见君面有瘢,美玉可以灭瘢。”只可惜孔休没有收下,所以汉书里没有记载后续效果。不过你可千万别以为没有成功案例,梁山首领宋江做过囚犯,被刺配金印,后来神医安道全用配制玉屑散给宋江涂抹,渐渐消除瘢痕。

如果受过外伤留下瘢痕,可以用上好的翡翠按压瘢痕周围的皮肤,加快瘢痕处的血液循环,使之淡化减轻。

胸中烦

古人对玉石的保健养生功能非常重视,他们甚至有服食玉石的做法,汉武帝将铜盘接来的露水和以玉屑服用,以求长生不老。古人认为久服玉屑能耐寒暑,不饥渴、能不老。

这功效肯定是有些夸大,我们倒是可以参照杨贵妃含玉咽津的方法来利用翡翠养生。在《天宝遗事》有记载,杨贵妃最怕热,一到夏日,胸中烦满,口干舌燥,这在中医被称为“上消”,有一臣子进奉一宝,名为玉鱼,含在口中,满口生津,将津液咽下,润肺透脾,胸内清凉。其实这是古代医学家提倡的“咽津”养生之道。

翡翠性凉寒,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锌、铁、铜、锰等,矿物质、微量元素远远超过其它饰品,如果像抱朴子一样直接服用玉屑,容易伤害肝脏,而津液不走肝而走肺,直接润透身心。可以将翡翠含在嘴里,将吸收翡翠中的微量元素津液咽下,能消除疲劳、降温镇定,加速血液循环,排除毒素,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翡翠养生 温润灵动” 的相关文章

中医药的起源

中医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商时期,在古代的一些传说中就记载了一些关于中医药起源的内容,比如神农尝百草、伏羲氏尝百药等;不仅如此,周朝的《周礼》一书还记载了当时中医药发展的水平,这些都是我国中医药起源和发展的证明。 中医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商时期,在古代的一些传说中就记载了一些关...

《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