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中医养生 > 正文内容

艾灸养生方法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22)中医养生91

艾灸法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三种方法。

(一)艾柱灸法1.直接灸

将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待艾柱快燃尽时,即病人感到烫时,立刻换一个艾点燃。每燃一个艾叫一壮,根据病情决定施灸壮数。一般每穴一次可灸3壮、5壮、9壮不等,并根据穴位所在的部位,酌情选用大小适宜的艾柱。头部宜用麦粒大小的艾炷,腹部用大一些的艾柱。

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 第1张

2.间接灸

灸时隔以姜片、蒜片、盐粒等点燃施灸的方法。隔姜灸多用于阳虚证,如体弱或动则气喘、出汗、无力等:隔蒜灸多用于治疗外科疾患如疖肿初起等。隔盐灸常用于治疗虚脱等。

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 第2张

(二)艾条灸法1.温和灸

将艾条端点燃后,对准穴位,距穴位所在皮肤2cm左右进行熏烤,使穴位处产生温热而不感到灼热为度。

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 第3张

2.回旋灸(又称熨热灸)

将点燃后的艾条对准穴位熏烤,患者感到温热后,就将艾条缓慢地来回移动或做环形移动,扩大热刺激的范围。

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 第4张

3.雀啄灸

将燃着的艾条对准穴位,像麻雀啄食一样,有节奏地一起一落,出现热烫感觉就抬起。如此反复多次,给予穴位多次短暂的热刺激。

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 第5张

(三)温针灸法温针灸法是针、灸并用的一种方法,先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取2~3cm长的艾段套在针柄上,点燃其下端,使艾灸的热通过针体传到穴位。

艾灸养生方法  艾灸养生 第6张

以上是艾灸是方法,有不明白地方可以留言咨询。以后会更新艾灸养生的常用穴位和注意事项。请关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037.html

标签: 艾灸养生
分享给朋友:

“艾灸养生方法” 的相关文章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泡枸杞时加一宝,连喝7天,排出体内湿气,肝肾也会越来越健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枸杞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滋补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增大,很多人都喜欢用枸杞泡水喝。有补肾、明目的功效。对于男性来说,长期喝枸杞子茶还可以强身健体。含有的多糖能够对我们的肝肾起到非常不错的保护作用,所以常喝枸杞茶,肾脏功...

健康要从养生开始,那你知道中医养生的概论吗?中医帮你了解养生?

健康要从养生开始,那你知道中医养生的概论吗?中医帮你了解养生?

  对于养生,一言概之 顺应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我们看一下,古人是怎么认为的,一说《黄帝内经》,大家都很推崇,也是大家公认的中医经典,《内经》中有几句话如下: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

中医养生:出伏后该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出伏后该如何养生?

  8月25日是出伏日,也意味着三伏天终于要结束了。出伏后,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此时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养生调理呢?今晚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下,出伏后的养生知识!    出伏后如何养生?  多吃碱性食物  出伏容易秋乏,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

中医养生的前景如何?

个人认为中医养生的前景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非常非常好。 随着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每个人都开始为自己的健康投资,养生是这几年持续很有热度的行业,但是中医养生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医养生的疗效毕竟没有证实,中医养生只是一个赚钱敛财的项目,并非是造福群众的好事。所以培养中医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关于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形神一体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的基本观。通俗讲,人有物质身体,同时有元神存在,这才能组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得神者生,失神者死”。形为神之府,神为形之用,二者密不可分,而元神对物质身体具有统领、驾驭作用。所以,养生包括两部分内容:养身,养神。养身很重要,养神更重要。如何养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养生才能保健。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有情志养生、节气养生、体质养生、食药养生、运动导引养生、经络穴位养生等诸多方面,最近在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适宜技术》,这也是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供中医养生学等专业使用,从操作技术角度整理总结了针法调养技术(包括毫针、耳针、皮肤针、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