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食韭菜既美味又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36
中医学认为,韭菜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其根、叶、种子即可入药。其中韭菜和韭黄温中行气、散瘀止血、解毒。

韭菜,又名长生韭、起阳韭、草钟乳、壮阳草、扁菜等,是百合科葱属草本植物,素有“春菜第一美食”之称。其颜色碧绿,味道馨香浓郁,无论是制作素材还是荤菜,都十分提味。

韭菜是原产于我国的古老蔬菜,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尤以春季食用最佳,这时的韭菜色泽青绿、鲜嫩异常,吃起来色香味俱佳。在《诗经》中就有“献羔祭韭”的诗句,由此可以证明韭菜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农谚有“南椒北石榴,要富还栽韭”,是说韭菜产量高又不需要精心呵护,所以古代韭菜素有“懒人菜”之说。唐代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言:“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也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的赞美春韭诗句,可见韭菜是人们熟悉和钟爱的蔬菜之一。

韭菜的营养价值

韭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每百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2~2.85克,脂肪0.2~0.5克,碳水化合物2.4~6克,纤维素0.6~3.2克。还有大量的维生素,如胡萝卜素0.08~3.26毫克,核黄素0.05~0.8毫克,尼克酸0.3~1毫克,维生素C10~62.8毫克,韭菜含的矿质元素也较多,如钙10~86毫克,磷9~51毫克,铁0.6~2.4毫克。

韭菜的药用价值

中医学认为,韭菜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其根、叶、种子即可入药。其中韭菜和韭黄温中行气、散瘀止血、解毒。如将鲜韭菜或韭黄捣烂外敷患处能疗跌打损伤、虫蛰灼伤肿痛。取韭菜根60克洗净,用水煎服,对阳虚自汗者有辅助治疗作用。韭菜子则有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功用,用于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冷痛、尿频遗尿、女子带下等效果良好,难怪民谚说“种块韭菜,祛病消灾”。

韭菜的保健作用

韭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属于高膳食纤维蔬菜。膳食纤维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膳食纤维虽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尤其在果胶吸水浸胀后有利于粪便排出,可预防便秘、直肠癌、痔疮及下肢静脉曲张。膳食纤维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在肠道中可与胆汁酸结合,促进胆汁酸从粪便中排出,抑制血清胆固醇的上升,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上述功能使韭菜有“清肠草”美称。

春韭所具有的辛香味,来自有机硫化物硫化丙烯。硫化丙烯具有香辛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春吃韭菜可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并能降低血糖。此外,硫化丙烯还可使体内祛除致癌物的酵素活性增强,可抑制胃肠道细菌把硝酸盐转为亚硝胺,阻断致癌过程。

韭菜中含有蒜氨酸,这种物质可以转变为大蒜素,又与维生素B1结合生成蒜硫胺素,而蒜硫胺素具有与维生素相同的生理活性,能够加速乳酸分解,因此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韭菜的多种吃法

韭菜可清炒,也可与鸡蛋、肉丝,或豆芽同炒,或荤或素,味道同样鲜美。“咬春”之日必不可缺的“黄鸟钻翠林”,就是春韭炒黄豆嘴。其菜色香味俱全,菜名更为俏丽。韭菜做馅尤为大众所喜爱,无论水饺、包子,还是馅饼、春卷,最香的要算韭菜馅的。猪肉韭菜馅解馋,鸡蛋韭菜馅鲜美。但烹饪时要掌握好火候,不宜过火蒸、煮、煸炒。

韭菜对人体好处虽多,但也有食用禁忌。由于韭菜性偏温热,凡阴虚内热或眼疾、疮疡肿毒者不宜食用。《本草纲目》就曾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因其含有较多粗纤维,不易消化吸收,故胃肠道有病及消化功能较差者,最好少吃或不吃。另外,韭菜不宜与蜂蜜、菠菜、牛肉同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1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食韭菜既美味又养生” 的相关文章

春季踏青赏花时,小心“桃花癣”

春季踏青赏花时,小心“桃花癣”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萌生,大自然生机勃勃,鲜花盛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此时外出游玩,易诱发“桃花癣”。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萌生,大自然生机勃勃,鲜花盛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此时外出游玩,易诱发“桃花癣”。 桃花癣是种过敏性疾病 该病因为常发生于桃花盛开的春季,...

春气通肝主生发 此季养肝最适宜

春气通肝主生发 此季养肝最适宜

春气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时,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最适宜养肝。 春天正是万物复苏、阳气渐生的季节,与肝相呼应,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即是应季养生。四季养生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春天是草木萌生,百病始发的季节,更是肝病的多发时节。因为春气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时,在春天,肝气旺...

春风百病长 预防六大疾病要记牢

春风百病长 预防六大疾病要记牢

2~4月是一年中最易生病的3个月,春风使百病疯长,风邪多从人体的皮毛而入,春风吹来了鲜花和绿芽,也吹来了病菌和病毒。 百草复苏,百病易发,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注意保健,切勿轻心,懂得关键,百病不侵。 2~4月是一年中最易生病的3个月,春风使百病疯长,风邪多从人体的皮毛而入,春风吹来了鲜花和绿芽,...

早春寒气峭 谨防春温扰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一种时病——春温。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

春季养生怎么养肝

《黄帝内经》认为肝脏为“将军之官” “罢极之本”,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主藏血、调节血量的功能,与自然界的春季相应。春季自然界万物生发,最利于人体肝脏疏泄功能的发挥和喜条达特性的展现,因此春季养生宜养肝脏。 《黄帝内经》认为肝脏为“将军之官” “罢极之本”,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主藏血、调节血量...

春季别让情绪脱缰

春风解冻,人的生理活动随春季生物钟发生变化,心理活动亦随之而动。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很多人难以适应,而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人更易出现情绪波动。 春风解冻,人的生理活动随春季生物钟发生变化,心理活动亦随之而动。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很多人难以适应,而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人更易出现情绪波动。 春应于肝,肝主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