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困的成因及如何调理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623
中医认为,春困源于春季空气的湿度增加,引起身体“湿重”。人的脾脏主身体“运化”,春天潮气大、气压低,会削弱脾脏的功能,使身体里的湿气无法排出,因而让人感到困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季气温日渐回升,人有时会感到疲乏、头晕欲睡、哈欠连天没精神。专家介绍,这些症状都是春困的表现。尽管春困不是病,但也会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春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摆脱春困?专家提出以下几点。

了解春困的原因

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

中医认为,春困源于春季空气的湿度增加,引起身体“湿重”。人的脾脏主身体“运化”,春天潮气大、气压低,会削弱脾脏的功能,使身体里的湿气无法排出,因而让人感到困乏。

西医则认为春困是脑缺氧的表现,这与自主神经没完全适应气候变化、血管舒缩功能不灵敏有关。春困是因为气候转暖后,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这时脑组织的血流量就会相应减少,脑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的现象。

如何克服春困

保证睡眠

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人也要顺应春季气候特点。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人体才能得到调整和补充,进一步促使机体承受紧张度能力的增加,减少白天的困倦。晚上最好10点上床入睡,早上6点起床,成人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切记不可熬夜,也不要睡懒觉,睡懒觉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懒。中午最好保证30~60分钟的午睡时间,保证下午工作或学习精力充沛。

饮食调摄

科学的饮食对解决春困也有积极的效果。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适当增加鱼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食物的摄入,同时也要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寒凉、油腻、黏滞之品易伤脾胃阳气,应尽量少食,否则会加重春困现象。同时,还可用薏米、扁豆、淮山药煮粥,对消除春困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有氧锻炼

中医认为,久卧伤气。若长时间窝在家中或在办公室久坐容易耗损身体的元气,导致身体新陈代谢缓慢,影响气血循环。春季除了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脑部供氧来缓解春困。春天最适合外出踏青,多出去运动,有利于为身体吸收外界的阳气,提高身体的精气神,建议多做慢跑、打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从而缓解春困现象。

按摩头皮

按摩头部能改善大脑供血,提神解困。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头皮操,方法为:双手十指自然屈指并拢,用指端自前向后、自中绕两侧,对整个发际较有力地划摩10次;再用十指依前顺序较有力地一点一点地按压3遍;再用十指依前顺序做短距离往返搔抓3遍,每个搔抓区抓5下;最后用十指依前顺序轻缓按摩5遍。每天早起、晚睡前各做1次,可使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消除脑疲劳困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药茶解困

春季,可以喝加有中药材的茶饮提神补气。

西洋参茶 入春后,往往会阳气升发不足。对这类春困者而言,西洋参茶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取3~5克西洋参用300毫升沸水冲泡,闷5分钟后当茶饮。反复冲泡至无味后将西洋参嚼服。

荆芥茶 将药材放入茶包滤袋,以500毫升沸水冲泡,放温即可饮用,可反复回冲至无味。易感疲倦、长湿疹者可取生黄芪15克、荆芥3克,有助补气排湿。

肉苁蓉茶 若易困倦、情绪易紧张者,可取七叶胆2克,肉苁蓉3克,能舒缓情绪,但腹泻者不宜喝。

此外,可多喝花茶,如菊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不仅有助于散发冬天积聚在体内的寒气,促使人体阳气生长,还能提神醒脑解除春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2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困的成因及如何调理” 的相关文章

春季为何易得流行性传染病?

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温病”。 春季容易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比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这类传染病就是中医学中的“温病”。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

春天要细心应对儿童过敏

春天要细心应对儿童过敏

中医认为小儿肺、脾、肾三脏功能发育尚不成熟,过敏与这三脏功能失调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有关。 春天空气中花粉较多,过敏体质的宝宝易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那在什么情况下,就是过敏了呢?比如有一些孩子湿疹反复发作,经常出现荨麻疹;进食某种食物后肚子痛;接触某种物质后出现皮疹、瘙...

精神疾病患者春天四注意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四点。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情绪波动 如果患者出现失眠、早醒...

咋暖还寒 谨防春风伤人

大风带走大量的水蒸气,空气湿度降低,导致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干燥,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 《黄帝内经》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由此可知,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因为,春天是风气主令。大风呼啸...

春季养生从饮食开始

由于肠胃刚经过春节的肥甘美味,积滞较重。因此,春季饮食宜清淡,以清补养肝、通利肠胃,特别是身体虚弱者,更要注意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平补的食物性质甘平,不寒不热,不腻不燥,是性平和缓的补品,适合普通人或慢性病病人长期选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长期食补,也不容易出现补之不当的偏差。 1.春季饮食...

春季调养胃病的方法有哪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克服“春困”疲劳,减轻与防止胃病发生。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克服“春困”疲劳,减轻与防止胃病发生。 古人传统的“踏青”就是最科学的活动,可以在山边田野、湖周散步,可以在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