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十二时辰包括哪些?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3-07)养生文化51

古代使用十二天干表示十二时辰,每一个 时辰两个小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 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 个时辰。(北京时间1 一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 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3—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 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 时间5—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指古人“朝食” 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7—9时) 已时:隅中,又名日禺等,指临近中午的 时候。

  (北京时间9一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M时 间11—13时)

未时:日映,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 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 间15—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 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 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一 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 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 是人静。

  (北M时间21 —23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288.html

分享给朋友:

“十二时辰包括哪些?” 的相关文章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金钥匙

心理平衡的关键是一个度,决定度的是心态。要平衡需先有一颗平常心,只要有了心的平衡才可能有身体的平衡。 心理平衡的关键是一个度,决定度的是心态。要平衡需先有一颗平常心,只要有了心的平衡才可能有身体的平衡。过于患得患失和心理压力过大都无法真正放平心态,平衡的心态就是一种包容、坦然、关爱而相互尊重的心态...

皮肤黏膜干 试试润肺食

中医之肺不仅指西医的肺脏,还包括肌肤皮毛在内的所有与呼吸有关的器官系统。肺先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注定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首先损害的是人体的肺,所以一直有“肺不喜燥寒”的说法。 冬季,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全身皮肤干燥脱屑,鼻黏膜出血,几乎所有人都口唇干燥开裂,怎么喝水也不行。为什么冬季人体皮肤黏...

诸子百家养生各有侧重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我国学术界产生的著名学派就有“九流十派”之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医养生学也相应兴起。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素为百姓所重视。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时期,我国学术界产生的著名学派就有“九流十派”之多,因而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