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宜“养收”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150

本报记者 刘 蓉

昨日立秋。厦门市中医院脑病科韦启志医师提醒,虽入秋,暑气仍在,特别是厦门地处东南,气候炎热,炎热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应及时补充水分、及时降温,避免过劳,同时太阳紫外线仍强烈,还要注意防晒。

运动:以不伤为要

夏至后,阳收阴长。立秋时节,气候逐渐由热转凉,暑去凉来,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秋季属金,内应于肺,根据中医顺应四时养生原则,秋季养生宜“养收”,当避暑、防伤燥,应注意呼吸道、消化道及心脑血管疾病。节气养生,顺应四时,过犹不及,总体原则以“不伤为要”。韦启志提醒市民,秋季情志养生也要以“收”为要,收神敛气,以平为期,心境淡泊,利于神志安宁。秋应于肺,在志为忧,阳光照射逐渐减少,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情绪及精神状态的紊乱,易出现烦躁、情绪低落等问题,可在早晚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适当增加阳光照射,调动人的情绪,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可做一些打太极、八段锦、散步、慢跑、骑行、游泳等形式的运动,放松心情。

进补:以“润燥养阴”为原则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宜食莲子百合汤、雪梨银耳汤、枇杷膏等以滋阴润燥、健脾祛湿。

而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进补,来年打虎”。适当进补以补充夏季的消耗,适当食用具有清补功效的食物,如山药、海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肉类则不宜过多。

起居:做到“早睡早起”

立秋后,在起居上还应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10点入睡,早晨5点-6点起床比较合适。秋季早晚温差较大,慎用空调,以免受凉。

另外,秋季要预防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同时,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注意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来源: 厦门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352.html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宜“养收”” 的相关文章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专家提醒,秋冬养生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自秋季起就开始增加,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冠心病患者和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尤其要多加注意。这是因为突然降临的寒...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5个要诀: 忌悲 中...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季养生警惕“秋伤于燥”

“秋伤于燥”多与“肺”脏相应,肺主皮毛,故有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的现象。 近来门诊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干燥,手指甲周围皮肤干燥起皮。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喻嘉言曾在《医门法律》“秋燥论”一篇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秋分以后之燥,秋伤于燥。”常有言秋分后天气“燥”,而实则霜降前后才为“...

秋季哮喘多频发 日常预防有“六法”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属于过敏性疾...

深秋天已寒 饮食起居防鼻炎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这与晚秋时节冷空气刺激加上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小,浮尘多,各种花草花粉造成过敏原增加,导致鼻炎患者此时发病增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过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