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预防脑血管疾病四攻略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80
春季预防脑血管疾病的要点主要在于注意保暖,适量运动,调节情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古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春季开启了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期。这一过渡季节乍暖还寒,虽是“百草发芽”,亦会“百病发作”,其中最为凶险的当属脑血管疾病。因此,春季防病必须被人们提上重要日程。那么,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时节,如何才能有效防范脑血管病?有什么具体方法应对呢?

通俗地解释说,初春正值春寒料峭之时,季节交替,气温不稳,气压变化较大,气候也比较干燥,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也是严防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其脑血管硬化的问题尤为严重,春季“过山车”般的温度极易造成这些人群脑血管不断舒张、收缩,故更易诱发脑血管疾病。此外,起居不定、劳倦过度、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嗜烟嗜酒等因素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针对上述危险环节,春季预防脑血管疾病的要点主要在于注意保暖,适量运动,调节情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注意保暖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天地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复苏,天地之间展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滕秀英提醒,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原理,春天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起居有常,防御风寒,注意保暖。特别是在风天、雨天更要加小心。室内温度和湿度也很关键,温差过高或过低对心脑血管病人的健康都不利,室内温度在20度左右最适宜。在遇到糟糕的天气时,应尽量少出门。同时还要防感冒,因为感冒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最大元凶之一。

适当运动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滕秀英强调,养阳忌静宜动,春季万物发陈,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的好时机,不仅能怡情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让瘀滞阴气疏散,减少疾病的发生,且适当运动也可有效提高耐寒能力,防治脑血管疾病。但不提倡老年人春季早晨锻炼,而是建议下午三四点钟再进行锻炼,因为早上气温低,反而容易刺激血管,易使血管收缩过度,导致血压升高,对健康不利。所以运动要注意恰当、适度,锻炼的时间最好是早上九点或下午四点。运动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稍微出汗就可以了,心率不超过每分钟110~120次为宜。当运动过程中遇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傍晚后应减少神形劳作,避免风寒霜露,不要过度疲劳和熬夜,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合理膳食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中医理论有“春发”一说,为顺应天地之生气,而不应杀生。滕秀英指出,脑血管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补充足量维生素。要忌食一些“发物”食品,例如羊肉、海鲜等。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盐的用量,一般每天5~10克就足够了。此外,糖的摄入量也应严格限制,因为糖进入人体后就转化为脂肪,容易造成血管堵塞,诱发脑血管疾病。还要提倡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易加速脑血管疾病的进程。

调节情志

情志为病,先伤神,后伤脏,先伤气,后伤神。若平素忧郁,情志不畅,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或长期精神紧张,阴精暗耗,志火内燔,或火盛灼津为痰,复因将息失宜,肝风内扰,风火痰热内盛,阻滞经络蒙蔽神窍,就易于发病。此外,素体阳盛或心肝火旺之青壮年,亦有骤遇拂郁而阳亢化风,可猝然罹患脑血管病。故平日应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的稳定,不要暴怒和过度兴奋。

以上四点是基本的攻防策略,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当脑血管疾病刚刚露头时就必须及时就医,不可轻视怠慢。同时应高度重视脑血管病的先兆症状,如中老年人经常出现一过性头晕和肢麻肉颤时,乃中风先兆,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动态,以尽早就诊,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绝不可麻痹大意,酿成大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5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季预防脑血管疾病四攻略” 的相关文章

春季养生重护肝 日常注意四要点

春季养生重护肝 日常注意四要点

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度到“春夏养阳”,需注意保护阳气,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而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一...

春光明媚踏青去,注意防虫防过敏

春季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有很大的关系。风邪侵袭人体,邪气与正气搏击于皮肤表面,可引起风疹、瘾疹,令皮肤瘙痒难耐。过敏体质人士要学会适时避风,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 春季踏青,户外空气中经常弥漫着花粉,过敏原增多,加上潮湿的天气很容易滋生细菌,就导致那些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出现打喷嚏、咳嗽、...

《黄帝内经》中春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保健比病后治疗更为重要,故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倡“天人相应”的养生观,春季养生应该顺应春季阴阳的变换,正如《灵枢·本神论》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季饮食也分“三春”

早春时节,阴寒渐退,阳气初发,气温仍然寒冷,此时宜适当吃些葱、生姜、蒜等,以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少吃寒性食品,以免阻遏阳气法越。另外,还应增加鸡蛋、虾、鱼肉、牛肉、鸡肉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供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日趋活跃的需要,并可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1)早春饮食 早春时节,阴寒渐退,阳气...

中医食疗帮您驱走春季失眠

春季一到,很多人也迈进了失眠的大队伍中。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情志不遂,肝气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出现不寐。 春季一到,很多人也迈进了失眠的大队伍中。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情志不遂,肝气抑郁...

药枕帮您度过春天

仲春时节,不少人都开始出现春困。春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晚上睡眠质量差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晚上失眠、白天困倦”的情况,很多人都束手无策。专家建议如果这种情况排除其他病理因素,不妨试试中医的药枕芳香疗法。 仲春时节,不少人都开始出现春困。春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晚上睡眠质量差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