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黄帝内经》中春季养生论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784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保健比病后治疗更为重要,故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倡“天人相应”的养生观,春季养生应该顺应春季阴阳的变换,正如《灵枢·本神论》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就是说,春季春阳上升,大地回暖,万物推陈出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也应该顺应春季的特点,使机体与外界相统一,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也蕴含了丰富的养生学内容。

应肝养生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重在顺其自然。《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体是由天地之灵气氤氲而成的,保养也应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肝属木,与春相应,所以春季应以养肝为先。四时之令在春为生,肝主升发,为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怒则伤肝,所以养肝最重要的是调畅情志和气机。调畅情志,重点是保持精神的愉悦,不宜抑郁或发怒,尽量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保持乐观的心情,以保证肝脏气机的调达。

起居养生

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乍暖,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变换,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要注意起居调摄,故穿着上提出了“春捂”的观点。人体经过冬季的严寒,不能立即适应春季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所以早春虽然气温回升,仍需要注意保暖,衣服应逐渐减少,切忌顿减,时时注意防御风寒,顾护阳气。在作息上,作息时间逐渐调整为晚上适当晚睡,顺应一天阴气的消退,早晨适当早起,顺应一日阳气的增长。起床后要舒展身体,全身放松,可将头发随意披散下来,衣着宽松舒适,让自己感到舒适自如,无拘无束,让心情舒畅,使自身的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使之充满勃勃生机。

饮食养生

饮食是气血津液生成之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水谷即为饮食,合理的饮食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提出“饮食有节”这一观点。饮食有节,一是指饮食要有节度,不应过饥过饱或偏食某味,食物合理搭配,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二是指饮食要与季节相适应,在春季应进食与春季相应的食物。肝旺于春,与春阳升发之气相应,喜条达疏泄,在春天应该适应肝气疏泄和春阳升发的需要,适当进食辛温发散类的食物,如黄米、葱、芫荽、鸡肉等,但切不能过度服用。过食辛温发散之品,肝木过亢,则易克伐脾土,影响脾之运化,还可致皮肤腠理过度开泄,反而给病邪可乘之机。药食同源,食材也有四气五味,酸涩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甘缓入脾,具有补脾和中之功。总之,调摄饮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在春天多进食粳米、牛肉、大枣、葵等甘味的食材。

运动养生

运动能够使人体的气血流通,百脉畅达。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生理的气化功能,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得机体强健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黄帝内经》指出,不同季节应该采取不同的运动方式。人体应适应自然界的阳气变化,春季应激发自身阳气的活力,最佳的运动方式是“广步于庭”,即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庭院中悠闲地散步。《老老恒言·散步》曰:“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说明散步是在随意不拘、悠闲舒适、逍遥自在、闲暇自如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运动,完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因此,散步有助于精神的放松,有助于身心的陶冶,有助于气血的活动,可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春季的运动,重在舒缓、随意,除了散步,还可以打太极拳、玩太极剑、踏青问柳、登山赏花等。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保健比病后治疗更为重要,故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倡“天人相应”的养生观,春季养生应该顺应春季阴阳的变换,正如《灵枢·本神论》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春季的各种养生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人们在春季日常生活中都能遵循“天人相应”的原则,则有利于适应春季的气候,那么,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5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黄帝内经》中春季养生论” 的相关文章

春食韭菜既美味又养生

春食韭菜既美味又养生

中医学认为,韭菜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其根、叶、种子即可入药。其中韭菜和韭黄温中行气、散瘀止血、解毒。 韭菜,又名长生韭、起阳韭、草钟乳、壮阳草、扁菜等,是百合科葱属草本植物,素有“春菜第一美食”之称。其颜色碧绿,味道馨香浓郁,无论是制作素材还是荤菜,都十分提味。 韭菜是原产于我国的古老蔬...

春季如何防范杨柳絮的困扰

春季如何防范杨柳絮的困扰

春意盎然的四月,是杨柳絮飘飞的季节,这几天,如“雪花”一般的杨柳絮随风满天飞舞,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而且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春意盎然的四月,是杨柳絮飘飞的季节,这几天,如“雪花”一般的杨柳絮随风满天飞舞,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而且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那么,面对杨柳絮,我们该如何...

春光明媚踏青去,注意防虫防过敏

春季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有很大的关系。风邪侵袭人体,邪气与正气搏击于皮肤表面,可引起风疹、瘾疹,令皮肤瘙痒难耐。过敏体质人士要学会适时避风,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 春季踏青,户外空气中经常弥漫着花粉,过敏原增多,加上潮湿的天气很容易滋生细菌,就导致那些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出现打喷嚏、咳嗽、...

赏花踏春:好养精气神

麦苗香,菜花黄,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入梦境,万紫千红赏春忙……明代养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生动地描述了春游之乐:“时值春阳,柔风和景,芳树鸣禽,邀朋郊外,踏青载滔,湖头汪棹,问柳寻花,听鸟鸣于茂林,看山弄水……此皆春朝乐事。”正是春游踏青的大好时节。 麦苗香,菜花黄,春暖花...

咋暖还寒 谨防春风伤人

大风带走大量的水蒸气,空气湿度降低,导致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干燥,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 《黄帝内经》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由此可知,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因为,春天是风气主令。大风呼啸...

春季常练养肝功

春季养肝护肝的方法很多,效果最佳的还是养肝功。春节常练养肝功,不仅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激发肝脏功能的作用,还可治疗因肝虚火旺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状。 春季养肝护肝的方法很多,效果最佳的还是养肝功。春节常练养肝功,不仅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激发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