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谨防风邪袭人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643
这两天坐诊,其中项背不适、肩周炎、头痛遇风加重患者增多,特别是年轻女性看到风和日丽,不顾湿漉漉的头发就迫不及待地穿单薄衣服,谁知次日就头痛不适,春风看来和暖,其实是乍暖还寒,尤其春季是以风气当令,《黄帝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由此可知风邪之重。

这两天坐诊,其中项背不适、肩周炎、头痛遇风加重患者增多,特别是年轻女性看到风和日丽,不顾湿漉漉的头发就迫不及待地穿单薄衣服,谁知次日就头痛不适,春风看来和暖,其实是乍暖还寒,尤其春季是以风气当令,《黄帝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由此可知风邪之重。

根据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善行数变的致病特点,而头部为诸阳之会,肺脏位居最高。所以大家在受风邪侵袭后易出现头痛、颈项转动不利、背部强硬、咳嗽、哮喘等,甚至诱发高血压、中风、关节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药王孙思邈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

我国有许多老话如“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适时增减衣物,莫急于减衣。

在人体项背部有风池、风府、风门穴位,通于脑络。腰腹部前有“神阙”,连接人体诸经百脉;后有“先天之本”肾脏所对应的命门、肾俞。体虚之人,风邪易从这些穴位侵入经络、脏腑、脑络,故而外出尤其是风大时不要急不可待地穿上低领镂空上衣、低腰裤、短裙等,最好戴上围巾、套上风衣帮助抵御风寒。所以中国古人穿衣多是“立领长袍”服装,对防止风邪侵袭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7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季谨防风邪袭人” 的相关文章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研究发现,太阳光对于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很多西方人喜欢在沙滩上晒太阳,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热衷于“天体浴”就有其中的...

早春来得早 五运六气养生好

今年春的气息来得早,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描述这一时段的特点是“气乃大温,草乃早荣”。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伴随惊蛰的一声春雷,已然进入仲春时段。早春寒温不定,乍暖还寒,或春意盎然,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所以民间有“春冻如马啃”的谚语。仲春易发春困,这一阶段,万物升发,人体气血、阳气也应时而...

赏花踏春:好养精气神

麦苗香,菜花黄,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入梦境,万紫千红赏春忙……明代养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生动地描述了春游之乐:“时值春阳,柔风和景,芳树鸣禽,邀朋郊外,踏青载滔,湖头汪棹,问柳寻花,听鸟鸣于茂林,看山弄水……此皆春朝乐事。”正是春游踏青的大好时节。 麦苗香,菜花黄,春暖花...

“三招”防“春困”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那么,怎么预防“春困”?教您三招。 第一招 晚睡早起、...

春季锻炼 尤重护膝

膝盖不属于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但却是最薄弱的。由于膝关节是“皮包骨头”,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护,得不到充足的热量供应,因而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低,做好防寒保暧很重要。 膝盖不属于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但却是最薄弱的。由于膝关节是“皮包骨头”,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护,得不到充足的热量供应,因而温度比身...

春季调养胃病的方法有哪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克服“春困”疲劳,减轻与防止胃病发生。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克服“春困”疲劳,减轻与防止胃病发生。 古人传统的“踏青”就是最科学的活动,可以在山边田野、湖周散步,可以在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