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706
被称为“奉生之始”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唐代王冰解释:“邪乘虚入,谓之虚邪。”

被称为“奉生之始”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唐代王冰解释:“邪乘虚入,谓之虚邪。”简单理解,就是指能趁虚伤人的各种邪气,以风为代表。风邪变化最为迅速,一旦人的正气有所虚衰,首先伤人的就是风邪,其他邪气也要依附于风邪,所以“风为百病之长”,又以“贼风”称之。其实,风邪之贼,还在于其伤人时喜欢乘机偷袭。大风来到,多数人都知道躲避,也很少有人因为大风吹刮而致病。恰恰是那种小风,尤其是缝隙中吹来的似有似无的风,最能伤人,因为人们对这种风警惕性很低,这也是“贼风”二字的另一个由来。所以唐代王冰说“窃害中和,谓之贼风”。

对风邪按时避忌,是历代医家和养生家的共识。宋代文豪邵雍指出,风寒凛冽之时,应闭户独坐,司马光亦和诗说“细雨寒风宜独坐”。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古语也称“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矢石”、“箭”,都是对风邪伤人犀利的形容。步翼鹏《养生诗歌》中说:“风寒之中人也,皆乘虚而入。劳倦之余,入房之后,内心有忧,皆当避风。不避而邪必乘虚而入也。”那么,哪些时候应该特别留意避风呢?

首先,春季当避风。春天多风,天气变化迅速,易让人应接不暇而伤人。南宋诗人陆游写过“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的诗句,概括了春天的特点。此时应当特别注意对风邪的避忌和自身的防护。古时大养生家陶弘景就此曾作歌云:“尝闻避风如避箭,春风多厉须防患,况因阳发毛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春天常提“春捂秋冻”,“春捂”就是对春风的一种很好避忌方式,衣服慢减,或随身带一件厚衣服,任凭春风猛刮或细拂,我自岿然不动,阴精阳气皆充盛且正常不乱,自不会受风得病。所以《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其次,体虚之时当着意避风。《黄帝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邪要想伤人,多要等“乘虚而入”的机会。故此,如果各种原因导致自己身体虚弱,或者暂时的、局部的、一过性的正气不足或运行异常,都要小心风邪的侵入。前者最常见是老年人,后者如酒后、大汗后、激烈运动后等,均易受风发病。宋代医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这样告诫老人:“老年人肌肉瘦怯,腠理开疏,若风伤腠中,便成大息,宜深慎之。”除老人外,儿童、孕产妇、体虚之人,因为正气不足,也对风“宜深慎之”!另外,人在汗出之后,体表卫气有所耗损,毛孔开张,此时风邪容易趁虚而入,当避之。所以酒后、运动后、饱食后、服用发汗解表类药物之后,均会令人腠理疏松而汗出,此时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能图一时爽快而肆意吹风。尚需提醒的是,“汗出”易被感知,但有些人可能无明显“汗水”,身体仅仅有烘热感,其实腠理已然疏松,对风防御力下降,切不可因自感“无汗”而掉以轻心。

当前,春意已深,春风已盛,“虚邪贼风”,伤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可谓“温柔一刀”。此时应当特别注意按时避忌风邪,莫因受风生病而辜负大好春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67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的相关文章

春季养生重护肝 日常注意四要点

春季养生重护肝 日常注意四要点

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度到“春夏养阳”,需注意保护阳气,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而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一...

早春防病养生五大招

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特点,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目的。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

春捂技巧 上薄下厚

面对初春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专家提醒大家,春捂并不是说穿的越多越好,捂是有讲究的。 今天是惊蛰节气,很多地方气候已经回暖,但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还是很大。春寒料峭之时如果贸然减衣,身体一时无法适应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很可能发生感冒等一系列身体问题。面对初春这种变化无...

“三招”防“春困”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那么,怎么预防“春困”?教您三招。 第一招 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中春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认为养生保健比病后治疗更为重要,故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倡“天人相应”的养生观,春季养生应该顺应春季阴阳的变换,正如《灵枢·本神论》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季如何预防过敏性结膜炎

春季百花盛开,是过敏性结膜炎的好发季节。许多人急性发作时,眼睛奇痒无比,或有灼热感、流眼泪,结膜因充血呈现粉红色或因水肿呈现牛奶色,甚至合并发生过敏性鼻炎。 春季百花盛开,是过敏性结膜炎的好发季节。许多人急性发作时,眼睛奇痒无比,或有灼热感、流眼泪,结膜因充血呈现粉红色或因水肿呈现牛奶色,甚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