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食蒲公英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482
蒲公英,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之功。

蒲公英,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之功。

食用蒲公英,最好选择在初春的四五月间,在开花之前采下,那时清火、消炎、抗癌的功效最佳。

生吃 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凉拌 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水,再用冷开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菜。

做馅 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作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煮汤熬粥 为了减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时可将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8分钟,然后泡在水中数小时,将苦味浸出冲洗干净,再煮汤或熬粥。

蒲公英茶 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毫升,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1小时,滤除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蒲公英粥 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煮成粥,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蒲公英茵陈红枣汤 蒲公英50克,茵陈50克,大枣10枚,白糖50克,制成汤,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蒲公英桔梗汤 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白糖少许,一起煎成汤,对痈疽有一定疗效。

蒲公英玉米汤 蒲公英60克,玉米蕊60克,加水浓缩煎服或代茶饮,用于治疗热淋、小便短赤。

蒲公英炒肉丝 猪肉100克,蒲公英鲜叶或花茎250克。将蒲公英鲜叶或花茎去杂洗净,沥水,切段。猪肉洗净切丝。油锅烧热,下肉丝煸炒,加入芡汁炒至肉熟时,投入蒲公英鲜叶或花茎炒至入味,出锅装盘即成。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猪肉具有滋阴润阳、补中益气的功效。

蒲公英食疗价值不凡,但要注意,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且用量不宜过大,过大易致缓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0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食蒲公英” 的相关文章

踏春采摘 小心野菜中毒

踏春采摘 小心野菜中毒

专家介绍,生活中的大多数野菜都是药食同源,它既是中药,又是蔬菜,所以每一种野菜都有不同的功效,对不同的人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不同的野菜食用。 阳春三月正是一年里吃野菜的好时候。野菜虽可口,但并不是什么野菜都可以吃。不认识的野菜一定不要采食,小心引发中毒。 在农贸市场专卖野菜的商摊前...

春天养肝知禁忌 衣食住行要注意

春天养肝知禁忌 衣食住行要注意

春季阳气升发,为肝之主时,肝脏疏泄功能得以畅达,脾病得以减轻。从临床来看,肝炎、肝硬化等病患者往往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进入恢复或缓解的阶段。 中医学强调养生,而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顺应天道,按照四季的气候变化来养生。《黄帝内经》提出的总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要保护人体的阳气,而秋冬...

春困的成因及如何调理

中医认为,春困源于春季空气的湿度增加,引起身体“湿重”。人的脾脏主身体“运化”,春天潮气大、气压低,会削弱脾脏的功能,使身体里的湿气无法排出,因而让人感到困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季气温日渐回升,人有时会感到疲乏、头晕欲睡、哈欠连天没精神。专家介绍,这些症状都是春困的表现。尽管春困不...

春季“春捂”养生有技巧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养生民谚。古今养生十分强调“春捂”。可“捂”也不能盲目,要讲求方式方法,否则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能致病。 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小夏早早脱去了冬装,而且还露着脚踝。最近几天,小常总感觉踝关节疼痛、麻木发冷,又酸又胀,皮肤颜色呈青紫色,于是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

春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春天的自然条件适合于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所以出现“春困”的现象;人体生理状态正处于调适过程中,尚处于滞后和低潮状态,故易导致“春眠不觉晓”的现象。 1.春季气候对人生理的影响 俗语云: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春季无论是在气候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会发生变化。健康人可很快适应这些变化,而体弱多病者、老...

春季锻炼要讲科学

由于早春的天气还比较寒冷,所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寒冷的天气使血流缓慢,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使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心肺的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加快,关节、肌肉的弹性增强,更好地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 (1)锻炼前要热身 由于早春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