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53
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我国古人养生很重视顺应节气的变化,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初秋防湿护肠胃】

俗话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通常都在立秋之后。因此,初秋时期的温度还是较高的,空气的湿度也很大,人们非但感觉不到秋凉,反而会觉得闷热潮湿,“秋老虎”带来的高温炎热通常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此时的养生重点应该放在防备湿热和寒湿之邪侵袭机体上。具体做法是:尽量不要在阴寒湿润之地露宿或乘凉,夜间睡觉时最好在腰腹部搭一条薄被以免着凉。

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但初秋还在伏天内,过早进补容易引发上火、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早餐可改为薏米粥,或者喝薏米水,平时做饭时可以加些山药、莲子等和胃健脾的食材。此外,立秋之后还要谨记“秋瓜坏肚”,比如西瓜、甜瓜等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导致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中秋防燥多润肺】

“中秋”时通常雨水已经渐少,干燥的天气最容易伤肺伤胃,人体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干咳、咽痛、大便秘结等状况。而且此时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这种凉热不定的天气,最容易感冒。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最好养成每天早、晚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防治感冒。另外室内也要保持一定湿度,多用拖把拖地或选择加湿器,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在饮食上,应少食辣椒、葱、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此外,秋天的气候干燥,要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多喝水、淡茶、豆浆、牛奶等流质食品,多吃含胶质与水分的水果,尤其要多吃梨,也可以把梨切块加冰糖蒸熟再吃,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深秋防寒护血管】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深秋时气温骤降,秋风萧瑟,万物凋零。温差大的气候易刺激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增高,加重血管狭窄,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堵塞,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发生。因此,心脑血管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并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晨起也要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

秋季肃杀萧索,易生悲秋之意,这个时候人们最容易沉闷抑郁,无精打采,意志消沉。因此应注意调节心理,可以听一些舒缓、喜庆的音乐,保持平静宁和。也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外出旅游,登高赏景是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秋季运动。不仅如此,在清晨清凉的空气中适当做一些运动,可以提高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当然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着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6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的相关文章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5个要诀: 忌悲 中...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多吃水果青菜。另外也可在烧菜煮汤时放些胡椒,都有解除秋乏的效果。 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脾胃在找你“算账”了。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的调养法则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 处暑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季的炎热潮湿,给人们送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另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

初秋不适五对策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和调理。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