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美食养生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初夏这两种叶子很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463
莴笋对于五脏都是有益的食物。比如《本草拾遗》中记载其“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日用本草》中也记载它不但能“利五脏,补筋骨,通经脉”,还能“去口气,白齿牙,明眼目”,堪称五官保健的好蔬菜。 入夏以后,高温、多雨的天气开始增多,人体更容易出汗,皮肤更需要保养,体内湿气会增加,湿热的环境会让不少人...

粽子五宜五不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437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具有健脾补虚的作用,但同时又具有黏滞的特性,不易消化,助湿生热。因此正常人每次要少吃一点,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腹胀、消化不良发生。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吃粽子作为传统习俗受到大家喜爱。吃粽子有很多好处,例如包粽子的叶子,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可以清热生...

夏吃姜赛参汤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445
在中华文化中,姜是香料、食材、药品,而且生熟皆宜,甜咸不拘,变化多端。中医认为“姜能疆御百邪”,尤其是在夏季, 生姜不仅能刺激人体发汗, 而且具有暖胃、祛痰、驱风和散寒解毒等功效。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 生姜辛辣芳香, 酷暑岂能吃辛辣之物?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讲得很...

樱桃补益脾气四类人要忌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410
樱桃其实也是一味中药,对补脾有一定的效果。比如魏晋时期的医学著作《名医别录》中记载它“主调中,益脾气”,是补脾益气的良药。 樱桃其实也是一味中药,对补脾有一定的效果。比如魏晋时期的医学著作《名医别录》中记载它“主调中,益脾气”,是补脾益气的良药。 中国现存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中最为出名的《滇南本草...

夏天到底能不能吃枣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406
中医认为,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躁症及缓和药性等。红枣善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所以夏季适当食用大枣有益健康。 人们常说,“一天三颗枣,青春永不老”,相信这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红枣更是必不可缺的。红枣的神...

姜味青椒酿肉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396
青椒入菜,生食热炒皆可,这道“姜味青椒酿肉”,采用姜糖水和高蛋白低脂肪的鸡肉烹饪,营养均衡。口感姜香醇厚,鲜辣开胃,不油不腻,适合夏季各类人群食用。 主料:青椒六只、猪肉糜100克。 调料:生姜、糖、醋、生抽、豉油、食用油。 做法:1.青椒洗净,切成2公分段状;猪肉糜加入各种调料腌渍,入味后酿入...

清热防暑六款粥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413
夏季喝粥防中暑,对有热症者用清利邪热,伤津者益气生津,即能补中益气,又可健脾和胃,是清热防暑的最佳的选择。 中医将中暑称之为暑症,常表现为身热烦躁、气喘气短、头昏头痛、大汗淋漓,重者甚至昏迷不省人事。夏季喝粥防中暑,对有热症者用清利邪热,伤津者益气生津,即能补中益气,又可健脾和胃,是清热防暑的最...

芦笋炒虾仁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413
芦笋入菜,凉拌热炒皆美味,此道芦笋炒虾仁,菜品荤素搭配,配以高蛋白低脂肪的虾仁,营养合理,口感不油不腻,芦笋爽脆,虾仁滑嫩鲜美,适合“三高”人群和减肥控重人群食用。 主料:芦笋150克,虾仁100克,红椒1个。 调料:食用油、葱姜、胡椒、花椒粉,豉油、料酒、盐。 做法:1.芦笋切段,用开水先焯一...

夏日食疗保健粥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505
盛夏食粥,不仅能有效地补充人体缺失的水分,而且还可提供易于胃肠吸收的营养,若在其中添加绿豆、荷叶、莲子、扁豆、薏苡仁等入药食物,则具有食疗保健之功。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常以粥为食。盛夏食粥,不仅能有效地补充人体缺失的水分,而且还可提供易于胃肠吸收的营养,若在其中添加绿豆、荷叶、莲子、扁豆、薏苡仁...

夏日吃火锅需谨慎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431
中医一直有“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夏天的时候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阴气内伏,所以会有“春夏养阳”之说。特别是内里虚寒的人,平时怕风怕冷,吃什么都没味,不敢多吃水果或凉的,每天长伴各种保温器材,小便清亮,大便较稀,在夏天进食火锅这类偏温补的食物对身体还是有益的。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