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食石榴最相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28
仲秋时节,石榴红了,果实红如玛瑙、白若水晶,张开娇艳的小口,露出宝珠似的籽儿,令人眼馋。石榴集观赏、食、药于一身,白居易有诗赞曰:“风来添意态,日出动晶光,渐绽胭脂萼,犹宫琴軫房。”

仲秋时节,石榴红了,果实红如玛瑙、白若水晶,张开娇艳的小口,露出宝珠似的籽儿,令人眼馋。石榴集观赏、食、药于一身,白居易有诗赞曰:“风来添意态,日出动晶光,渐绽胭脂萼,犹宫琴軫房。”

石榴原产伊朗,西汉时传入我国,如今已在我国形成了一批批优良品种。石榴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每百克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是苹果和梨的2倍,脂肪含量为葡萄的3倍,钙含量超出桃子4倍,糖类及维生素含量也较一般水果为高。此外石榴中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果胶、甘露醇等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分。石榴既可鲜食,又能加工成清凉饮料,以其酿酒,别具风味。

石榴叶、花、果、果皮、根皆能入药。中医认为,石榴果实性味甘酸温涩,无毒,《本草纲目》谓可“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滇南本草》曰:“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此外石榴还能治疗咽喉及扁桃体炎、口疮以及皮肤疮癣,并可杀虫。

秋燥气主令,人体常表现出诸多“津亏液少”的秋燥症,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皲裂、大便秘结等,故“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石榴味酸甘,可化生阴液,如水行舟,生津润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05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食石榴最相宜” 的相关文章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人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来。秋后的确该适当进补,但贴膘并非明智选择。 民间紊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人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早睡早起”的状态。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尽管处暑已过,然而多地“秋老虎”仍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季养生得当,对于健康过冬有重要意义。但是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专家介绍,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们的情绪会不稳定,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季养生警惕“秋伤于燥”

“秋伤于燥”多与“肺”脏相应,肺主皮毛,故有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的现象。 近来门诊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干燥,手指甲周围皮肤干燥起皮。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喻嘉言曾在《医门法律》“秋燥论”一篇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秋分以后之燥,秋伤于燥。”常有言秋分后天气“燥”,而实则霜降前后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