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老年人护阳过寒冬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70
所谓“虚阳”并非“阳虚”,是一个生理的概念,而并非病理的状态,它是相对应于小儿时期的“稚阳”、青年期的“成阳”、成年期的“盛阳”而言。

宋代养生家陈直认为,有些老人虽已高龄,却面色红润,思辨清晰,举步轻捷,这种情况不是真阳血海气壮,而是缘于“虚阳”。“得虚阳气盛,充于肌肤。”“常得虚阳气存,自然饮食得进,此天假其寿也。”如果缺少虚阳之气,就要酌进汤剂,调停膳粥,常加温补。陈直在中医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虚阳”的概念。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中医阴阳学说中,阳常居于主导方面,《黄帝内经》说,“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失其阳气,则折寿不彰。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但阳残不尽,生命仍然可以延续,若阳气绝亡,则为生命的结束。陈直用“虚阳”来概括老年生理特点,并阐明“常得虚阳气存”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性,实是一大创见。

所谓“虚阳”并非“阳虚”,是一个生理的概念,而并非病理的状态,它是相对应于小儿时期的“稚阳”、青年期的“成阳”、成年期的“盛阳”而言。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也曾经提出过“老人为衰阳”,后世大加赞赏。实际上陈直提出的“虚阳”学说要远早于陈修园,这是值得注意的。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正因为老年“虚阳”这一生理特点,在病理上也就有“血气已衰”、“百疾易攻”、“宿疾时发”的表现。老年人正值人生的“寒季”,冬天寒冷时节,两寒相交,各种老年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更容易进入多发期。俗话说老年人“熬年关”,就是说熬过冬天最冷的时节。陈直认为,老人天癸数穷,精血耗竭,神气浮弱,不可乱投汤药,妄行针灸,老年人服药宜用温平顺气之药,进食宜温中补虚,“大体老人药饵,止是扶持之法”。陈直于书中收集了老年人调摄食治233首方子,如二黄丸、三仙丹、八仙丹、旱莲散等,用于保养阳气、补益精气、补虚抗老、延年益寿并兼治诸疾,并一一详细叙述方药、剂量、服法、适应证,博采旁搜,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资料。

老年护阳首选“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是一张沿用两千多年的中医名方,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记载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当归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既是厨房不可缺少的调料,还可以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羊肉、生姜、当归三者配合起来,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还可以加入适量白萝卜,以补中有通,以免阳气阻滞。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具体做法:将羊肉洗净,除去筋膜,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当归(约20克,中药房有售)洗净,纱布松松地包住捆扎好,一同放在锅里,加水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微火煨两小时左右即可。食用前可以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吃肉喝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78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老年人护阳过寒冬” 的相关文章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在寒冷季节来临、气温下降时,会使血流缓慢,加大了关节活动时的阻力,使关节疼痛加重,很多人依靠止痛药来减轻疼痛。 常大爷是多年的“老风湿”,进入冬天,气温变化,这几天关节又开始肿胀、疼痛,让他感觉难以忍受,于是又开始频繁求助于多年服用的止痛...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如何安然度过流感季,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流感为何如此可怕 专家介绍,...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冷,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注意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中国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