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严寒冬日冻烫伤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795
预防冻疮首先需要保暖,尤其是应注意手足、耳朵等裸露部位的保暖。

寒冷的冬天让人们尝尽了苦头,有一部分人这两天手脚又红又痒,看了医生才知道自己被冻伤了。据了解,冻疮好发于老人、儿童、妇女以及那些末梢血液循环差的人。

预防冻疮首先需要保暖,尤其是应注意手足、耳朵等裸露部位的保暖。寒冷天气不要穿过紧的鞋袜手套。还应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冻疮的恢复。

另外,出现冻疮不能用热水浸泡,应该用37℃~40℃的温水浸泡患处。冻疮没有破溃者可以外涂冻疮膏。

与冻伤相对,随着天气的日趋寒冷,暖宝宝贴片、暖手炉等取暖用品因其携带方便、取暖效果好等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低温烫伤”事件也多了起来。医生提醒人们,在使用这些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若使用的是金属和电子取暖器,不要紧贴皮肤。因为皮肤持续接触70℃的物体1分钟就有可能被烫伤;持续接触近60℃的物体5分钟以上也有可能被烫伤,这种烫伤在医学上被称为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创面一般疼痛感不明显,但会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等症状。这种烫伤面积不大,但深度可达Ⅱ度,严重者会达到Ⅲ度。创伤较深时,往往会造成组织坏死。因此,烫伤后应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78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严寒冬日冻烫伤” 的相关文章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冬季雾霾天气增加,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专家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

冬日煲款养生汤

寒冷的冬天,一锅暖暖的汤更是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在汤的制作细节上就要注重科学,做到“六注意”。 寒冷的冬天,一锅暖暖的汤更是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想要喝汤喝出健康的身体,在汤的制作细节上就要注重科学,做到“六注意”。...

冬令进补 善用传统补品

进食补品,是中医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轻慢性疾病症状的养生保健措施。那么冬季为何要进补、传统补品在冬季又应该怎样进补?这里给大家介绍冬令适时进食补品的问题。 进食补品,是中医学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减轻慢性疾病症状的养生保健措施。那么冬季为何要进补、传统补品在冬季又应该怎样进补?这里给大家介绍冬...

冬季养生“藏”为要

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季,冬季的季节特征是天气逐渐转冷,天寒地冻,大地肃杀,万物闭藏,人体的机能活动也与自然相应,阳气内收,蓄积于内以御寒,因此,冬季养生重在一个“藏”,饮食、起居、情志活动要以补、静、敛为要。 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季,冬季的季节特征是天气逐渐转冷,天寒地冻,大地肃杀,万物闭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