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严寒冬日冻烫伤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68
预防冻疮首先需要保暖,尤其是应注意手足、耳朵等裸露部位的保暖。

寒冷的冬天让人们尝尽了苦头,有一部分人这两天手脚又红又痒,看了医生才知道自己被冻伤了。据了解,冻疮好发于老人、儿童、妇女以及那些末梢血液循环差的人。

预防冻疮首先需要保暖,尤其是应注意手足、耳朵等裸露部位的保暖。寒冷天气不要穿过紧的鞋袜手套。还应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冻疮的恢复。

另外,出现冻疮不能用热水浸泡,应该用37℃~40℃的温水浸泡患处。冻疮没有破溃者可以外涂冻疮膏。

与冻伤相对,随着天气的日趋寒冷,暖宝宝贴片、暖手炉等取暖用品因其携带方便、取暖效果好等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低温烫伤”事件也多了起来。医生提醒人们,在使用这些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若使用的是金属和电子取暖器,不要紧贴皮肤。因为皮肤持续接触70℃的物体1分钟就有可能被烫伤;持续接触近60℃的物体5分钟以上也有可能被烫伤,这种烫伤在医学上被称为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创面一般疼痛感不明显,但会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等症状。这种烫伤面积不大,但深度可达Ⅱ度,严重者会达到Ⅲ度。创伤较深时,往往会造成组织坏死。因此,烫伤后应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78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严寒冬日冻烫伤” 的相关文章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天冷肾友防感冒

慢性肾脏病患者久病体虚,若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志不佳,加之外来寒邪侵袭,更易罹患感冒。 冬天来临,天气干燥,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冷暖的交替特别容易感冒。对于正常人来说,感冒了多喝开水,注意休息,一周之内便可痊愈。但是,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感冒可不是一件小事,感冒可诱发肾脏免疫活动...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数九严冬谨防燥邪扰

数九严冬是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肆虐的季节,这些病毒不仅喜冷怕热,而且喜燥恶湿。因此,在此时节,防燥显得格外重要。 数九严冬,朔风凛冽,此时不仅寒气极盛,而且天干物燥,常有燥邪侵扰。另外,室内使用各种不同的取暖设备,兼之食用一些温热食物,或进补一些营养物品,更会使燥邪加重。需要注意的是,隆冬是各...

三九已至 如何赶走冬季抑郁

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三九”已至,深冬来临,天气更加寒冷。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什么是冬季“抑郁” 冬天有此感...

冬季养生需要辩证施补

冬天适当进补不但能确保人体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热能的支出,同时为来年的“春生夏长”以及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进补时要因人而宜,根据具体情况进补。 冬天是人体对能量及营养的需求较高的季节,人体吸收消化功能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确保人体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热能的支出,以抵御严寒,增强抗病能力,同时还可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