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吃“鱼冻”消暑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18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炎炎盛夏,广袤的辽河平原家家都要熬制一些“鱼冻”,供家人消暑食用。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炎炎盛夏,广袤的辽河平原家家都要熬制一些“鱼冻”,供家人消暑食用。

三伏天吃“鱼冻”是辽河平原农家院中的一种传统习俗。大人孩子常因暑气所扰出现“苦夏”症状:周身乏力、困倦、不思饮食。为安全度夏,主妇们大多熬制“鱼冻”,既健身开胃,清凉败火,消暑祛热,又兼有养颜美容等作用,可谓一食多功。可以熬制“鱼冻”的最佳原料是鲫鱼、鲤鱼。挑出个大鲜活的,清水里养一夜,去除体表的水腥味和体内杂物。宰杀后,鱼头、鱼身及内脏投诸大锅,用猛火炖;留下鱼鳞和鱼皮来熬制“鱼冻”。把鱼鳞和鱼皮洗净,放在砂锅内,添水,加入姜、蒜、豆蔻、薄荷等调料和香料,文火慢熬。个把小时后,鱼鳞片成残渍状、鱼皮几乎融化,汤色呈乳白,起锅,将稠汤滤出,滴上几滴香油,倒进容器内冷却,这便是“鱼冻”了。过去冷却“鱼冻”将盛汤的容器用绳子顺进深井中,“镇”上一个时辰;现在只需放入冰箱,半小时即可。做好的“鱼冻”切块、拉片、用勺舀吃,皆可。若再就些蒜酱、花生酱、芝麻酱,或撒些“芝麻盐”、各种青菜末和酱油,就更美了。“鱼冻”呈象牙白色,晶莹剔透、切好后码到盘中,色香味俱全,鲜香满口,爽滑不腻,绝无丁点无鱼腥味。咽下肚去,五脏六腑顿时爽意萌生,清凉之气自丹田处由下而上、由内而外,泛涌上来。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功效;鱼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养颜护肤和抗癌。正因如此,从古至今,农人们都在夏中时节食“鱼冻”,也使得越来越多现代人迷恋上了这味道独特的“鱼冻”,并把它们推上高级酒店的餐桌,美其名曰:“水晶芙蓉膏”。其实,消暑祛“苦夏”,勿忘传统习俗,家中便可简便操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26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吃“鱼冻”消暑” 的相关文章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亦菜亦药话薤白 外敷治疮疡,内服宽胸阳

薤白用于治疗疾病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功效很多,比如行气导滞,对于用薤治疗心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 有一种蔬菜,远看像韭,细长有剑脊;近看像葱,青绿又中空。从地里拔出来又像蒜,甚至连味道都像蒜一样辛辣,简直就是这三种蔬菜的合体!明代著名中药学家李时珍对它的描述颇有诗情画意:“二月开...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经常喝酸奶,你知道怎么喝才最健康吗?

经常喝酸奶,你知道怎么喝才最健康吗?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胃肠功能好,在炎热的季节,偶尔可以喝直接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来的酸奶,但不主张经常喝。 对于酸奶的喝法,众说纷纭。从冰箱拿出来就喝,还是过一会儿再喝?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胃肠功能好,在炎热的季节,偶尔可以喝直接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来的酸奶,但不主张经常喝,经常喝容易患胃病;若...

安神、宁心话百香

安神、宁心话百香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品种一般分为黄色百香果和紫色百香果,两者杂交,遂成紫红色百香果。 百香果天然纯净、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百香果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