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老年秋季饮食养生小知识

生活百科5年前 (2020-10-13)秋季养生430

  从夏天到秋天,气温逐渐变凉,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身体,注重养生,不妨一起来了解下老年秋季饮食养生小知识!

  

image.png


  一、要少

  俗话说: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意思就是说呢,每餐不要吃的太饱,要给肚子留个两分的空间。澳大利亚研究发现,如果人类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

  二、要暖

  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胃喜燥恶寒,所以要避免冰的凉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于烫食,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

  三、要早

  老人在秋天早上吃饭是很有讲究的。一定要注意早餐的质量。

  所谓的“早”呢,就是到吃饭的那个点才吃饭,一般来说,上午7点~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所以早饭最好安排在这个时间。中医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晚饭也尽量早吃,这样才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

  四、要暖

  这个“暖”呢,跟第二个暖不同。这个“暖”是说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充分吸收营养、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等。还有就是想强调要把吃饭当成一件惬意的事情,别吃得太累。

  五、要淡

  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因为中国人现在食盐和食油量超标,由此引发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正在增多。所以,老年人要吃的淡一点。

  老人口干除了以上所说的生理性口干外,还有病理性口干,如糖尿病、肺结核、贫血、甲亢、慢性咽炎、更年期综合征及维生素C缺乏等。所以,如果口干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六、要软

  老年人的牙齿常常会松动或者脱落,肠胃的消化能力也大不如从前,所以应该吃软的不应该吃过硬的食物,想比较硬的果实类食物等,当然像煎炸的油腻类不好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吃。

  山楂、杏、猕猴桃、草莓等,它们都含有丰富粗纤维,咀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分泌。有胃病或胃酸分泌过多的老人不建议采用此办法。

  口嚼枸杞:枸杞性味甘平,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安神生津,对缓解口干有一定功效。每天晨起和晚睡前,老人可嚼服约10克的枸杞,或将10至30克新鲜枸杞用水煎服。

  常含枣核:吃完枣后将枣核含在嘴里,也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吞津咽液还可以缓解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

  END

  来源:智养旅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931.html

标签: 养生小知识
分享给朋友:

“老年秋季饮食养生小知识”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5个要诀: 忌悲 中...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秋季养生以调摄情志为先 还要兼顾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健康包括“形”与“神”两个方面,养护身体、调理情绪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必修课。时值秋季,应该以情志调摄为先,同时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起居。 情志安宁 使秋气平 情绪、...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们的情绪会不稳定,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风送爽天逐凉 护阴养肺防秋燥

秋风送爽天逐凉 护阴养肺防秋燥

秋季的养生要义是防燥护阴,养肺为先,使肺气得平,无外其志。尤应注意在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科学调摄和疾病的预防。 秋季,从立秋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六个节气,也即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从立秋到霜降,其气候变化经历了由热转凉、由凉转寒两个阶段。立秋、处暑、白露这三...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