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养生记住“五要点”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165

夏季天气炎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因此,夏季,人们应顺应天气变化,重点关注心脏的保养。

睡好子午觉

进入夏季,昼长夜短更明显,因此,夏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夏季适宜“夜卧早起”,可以相对“晚睡”“早起”,以接收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应避免贪凉

夏季后,天气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虽然此时天气炎热,但胸口、后背和腹部等部位还是要护着,不能着凉。对患有关节疾病的人来说,夏季应避免贪凉,使用空调和风扇的时候应特别注意适度,过度贪凉可能会诱发关节疼痛。对于频繁出入于温差较大环境的人群,由于频繁的温度改变可能会导致感冒,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服或者披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随时加减衣物。

饮食宜清淡

夏季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具体到饮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饮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由于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夏季,血热会给人带来许多不适,加之热盛耗气,气虚血热可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因此,饮食不宜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对于体质强壮、容易上火,经常出现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的人来说,可适当喝些绿茶来清热凉血。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食用,可起到健胃、祛暑之效。对胃肠不好的人来说,避免食用梨、西瓜、香蕉等寒性水果,切忌饮用冰镇饮料。

另外,在夏季即使患病也不可轻易使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增加纤维素、维生素的摄取,可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忌大汗伤阳

夏季,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运动不要过于剧烈,避免过度运动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要戒躁戒怒

中医认为,五脏之中的心对应夏,“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主神,为神明之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人们容易心火过旺、烦躁不安、好发脾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和躯体可通过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戒躁戒怒,重视精神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安闲自乐,切忌大喜大悲,避免暴喜伤心。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都可以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夏季要特别重视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状态。

作者:夏小莉 胡世云

来源: 甘肃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226.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夏季养生记住“五要点”” 的相关文章

夏季谨防血黏度增高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因...

夏日生活“五个最佳”

要想平安度过夏天,生活中的五个“最佳”可助你一臂之力。 夏季天气炎热,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多。因此,要想平安度过夏天,生活中的五个“最佳”可助你一臂之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中医认为,夏令...

夏日丹毒易发作 避免急性变慢性

丹毒好发于下肢部位,四季皆有,但闷热、潮湿的夏季尤为多发。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睡眠少、食欲不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弱。加之,蚊虫叮咬增多,皮肤受伤破损概率变大,夏季脚气加重,更易诱发丹毒。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丹毒比较容易在原部...

夏防紫外线 选对防晒服是关键

夏防紫外线 选对防晒服是关键

选防晒服除了考虑防晒效果,还应考虑防晒服的透气性、厚薄、款式等其他要素。 炎热夏天,面对高温烈日,家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常女士,在夜市路边一个摊点上购买了一件防晒服。常女士闻到防晒服有一股人工皮革的气味,以为回去洗一下再穿就可以了。没想到水洗后穿上闷出一身汗,而且皮肤上冒出不少小红疹,瘙痒难忍。到...

炎炎夏日紫外强 中医防治日晒疮

紫外线过敏中医称‘日晒疮’,实际上是个人体质的问题。中医认为,日照为阳邪,人之所以会对紫外线产生过敏,是因为此类人体质偏阳质,在感受阳邪之后,容易从阳化火,出现阳热的表现,如皮肤灼热、瘙痒、水疱、渗液等症状。 夏天来了,北京市民常女士很心烦,因为每次外出回家浑身都会发烫发红,还奇痒难忍,且很长时...

今年的三伏天有点热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今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总的天气以燥热为主,雨水相对偏少,局部地区可因“燥极而泽”,出现短暂小范围密集降水。 这几天微信被炎热天气的各种段子和避暑搞怪图所刷屏。热的正常吗?措手不及吗?其实不然。根据中医运气学说,今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总的天气以燥热为主,雨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