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85

从“白露”开始,气温降低的会更快,而这个时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就是养生的首要任务。除了注意休息、防止受寒、调养心脾外,饮食上也有讲究,做好这5件事,帮你预定一整个秋冬的健康。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1张

清晨一碗粥养脾胃

脾胃功能减弱,是秋季的典型现象。夏天人们喜欢吃生冷的东西,天热时较少出现胃部不适;可天气一冷,食欲不振、拉肚子、胃疼等毛病就找上门来。从现在起储存阳气,才能为过冬做好准备,粥便是此时调节脾胃的好食物。每天早晨喝一碗粳米粥,既可防御秋凉,又能和胃补脾。若在粥中加入梨、胡萝卜、南瓜、百合等润肺的食物,还能起到益肺润燥的效果。多喝热粥还有助人体发汗、散热、祛风寒,尽快缓解感冒。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2张

酸味食物除秋燥

嘴唇起皮、口渴难忍、皮肤干燥,随着秋意渐浓,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秋燥的威力。要想对付秋燥,饮食是重要的手段,避免大鱼大肉,饮食清淡,每天多吃新鲜果蔬,莲藕、山药、百合粥、梨等食物,有助抵御秋燥。

及时补充足量水分,能有效防止嘴唇干裂。成年人每天至少摄入1500~1700毫升水,儿童不低于1200毫升。吃点酸味的食物,比如柑橘、山楂等,有助于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3张

早睡早起能养肺

春困秋乏,秋天很容易感到困倦,但不少人还是延续夏天的“夜猫子”习惯,熬到很晚才睡觉。

中医上常讲“秋养肺”,其中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睡早起,这样有助肺气舒展,避免阳气外泄。尽量保证23点至凌晨2点的睡眠质量,每天最好睡够7个小时。另外,寒邪容易通过口鼻侵犯肺,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秋天不妨穿个背心,护住前胸和后背,还要少吃寒凉食物,少喝冷饮。

秋季养肺,注重精神调节也很重要,过度悲哀或忧愁,容易导致肺气运行失常。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4张

后背双脚要护好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有助提高身体抗寒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不过,千万不能因此宁愿冻着也不加衣服,“秋冻”应以自己感觉不冷为准。老人、孩子等抵抗能力较弱的人,以及有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不宜“秋冻”,以免导致旧病复发。

“秋冻”时,即使穿得少也有三个关键部位需要护住:肚脐、后背和双脚。肚脐内通五脏六腑;背部是人体健康的屏障,若受寒容易诱发心肺疾病;双脚如果着凉,会大大降低机体抗病能力。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5张

顺时针揉腹防便秘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关。秋天干燥的气候不仅伤肺,还会导致大肠蠕动变慢,形成季节性便秘。不如学几招按摩法,通过刺激穴位来通便。

身体仰卧,将两掌心搓热,两手叠放在右下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0圈左右。或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肚,有节律地按压人中,以促进代谢。最佳按摩时间是早餐后半小时左右,此时对大肠最易发生作用。大便畅通了,肺部功能也会得到加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735.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的相关文章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人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来。秋后的确该适当进补,但贴膘并非明智选择。 民间紊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人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早睡早起”的状态。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

秋吃豆腐最滋补

中医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清肺润燥、清热解毒、下气消痰、养颜防衰之功。 豆腐是中国人一项伟大的发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诞生于安徽六安市寿县。豆腐是中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直被人们誉为“植物肉”...

秋天别忘给眼睛补水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天高气爽的秋季也随之来临。很多人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入秋以来身体的各种不适,且不说经常性上火、燥热,就连身体的疲乏感也明显作用到了眼睛之上。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天高气爽的秋季也随之来临。很多人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入秋以来身体的各种不适,且不说经常性上火、燥热,就连身体的疲乏...

早秋养生药食调理

夏季酷热,人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早秋时节调养身体很有必要。 又到了“雨气排残暑,风声送早秋”的季节。早秋季节气温仍然较高,然而由于雨水较多,因此目前秋燥的一应表现,如皮肤干燥、容易瘙痒、舌红少津、大便干结等表现还不明显,但其实人体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