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90

从“白露”开始,气温降低的会更快,而这个时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就是养生的首要任务。除了注意休息、防止受寒、调养心脾外,饮食上也有讲究,做好这5件事,帮你预定一整个秋冬的健康。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1张

清晨一碗粥养脾胃

脾胃功能减弱,是秋季的典型现象。夏天人们喜欢吃生冷的东西,天热时较少出现胃部不适;可天气一冷,食欲不振、拉肚子、胃疼等毛病就找上门来。从现在起储存阳气,才能为过冬做好准备,粥便是此时调节脾胃的好食物。每天早晨喝一碗粳米粥,既可防御秋凉,又能和胃补脾。若在粥中加入梨、胡萝卜、南瓜、百合等润肺的食物,还能起到益肺润燥的效果。多喝热粥还有助人体发汗、散热、祛风寒,尽快缓解感冒。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2张

酸味食物除秋燥

嘴唇起皮、口渴难忍、皮肤干燥,随着秋意渐浓,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秋燥的威力。要想对付秋燥,饮食是重要的手段,避免大鱼大肉,饮食清淡,每天多吃新鲜果蔬,莲藕、山药、百合粥、梨等食物,有助抵御秋燥。

及时补充足量水分,能有效防止嘴唇干裂。成年人每天至少摄入1500~1700毫升水,儿童不低于1200毫升。吃点酸味的食物,比如柑橘、山楂等,有助于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3张

早睡早起能养肺

春困秋乏,秋天很容易感到困倦,但不少人还是延续夏天的“夜猫子”习惯,熬到很晚才睡觉。

中医上常讲“秋养肺”,其中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睡早起,这样有助肺气舒展,避免阳气外泄。尽量保证23点至凌晨2点的睡眠质量,每天最好睡够7个小时。另外,寒邪容易通过口鼻侵犯肺,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秋天不妨穿个背心,护住前胸和后背,还要少吃寒凉食物,少喝冷饮。

秋季养肺,注重精神调节也很重要,过度悲哀或忧愁,容易导致肺气运行失常。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4张

后背双脚要护好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冻”有助提高身体抗寒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不过,千万不能因此宁愿冻着也不加衣服,“秋冻”应以自己感觉不冷为准。老人、孩子等抵抗能力较弱的人,以及有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不宜“秋冻”,以免导致旧病复发。

“秋冻”时,即使穿得少也有三个关键部位需要护住:肚脐、后背和双脚。肚脐内通五脏六腑;背部是人体健康的屏障,若受寒容易诱发心肺疾病;双脚如果着凉,会大大降低机体抗病能力。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秋天养生 第5张

顺时针揉腹防便秘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关。秋天干燥的气候不仅伤肺,还会导致大肠蠕动变慢,形成季节性便秘。不如学几招按摩法,通过刺激穴位来通便。

身体仰卧,将两掌心搓热,两手叠放在右下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0圈左右。或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肚,有节律地按压人中,以促进代谢。最佳按摩时间是早餐后半小时左右,此时对大肠最易发生作用。大便畅通了,肺部功能也会得到加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735.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原则“养肺润燥、保暖防寒”,做好5件事善待你的身体” 的相关文章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入肺、胃二经,对于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此外经常按摩迎香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总是犯困,没有精神,这是秋乏的表现,专家介绍,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