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74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如何预防秋季鼻炎,专家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别把鼻炎当感冒

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初期症状相似,很容易当成感冒治,随便买些感冒药吃,似乎短期内还能见效,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感冒药都含有抗过敏药物,所以服用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但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没过两天,就会又犯。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的目的,长此以往还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所以,如果长时间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情况,最好先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一下,以免延误病情。

以下方法可将两种疾病区分:感冒通常会伴有喉咙痛、咳嗽等,严重的还会发烧、头痛、全身酸痛。而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连续打喷嚏,一般3个以上,尤其清晨厉害;喷嚏完后会有大量清水样鼻涕,亦可因继发感染而变稠;鼻痒、鼻塞,还可伴发眼痒、流眼泪等眼部过敏现象。

预防受凉是关键

秋冬季预防鼻炎,主要是防受凉和防感冒。鼻炎大多是着凉感冒引起的,所以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如晨跑、游泳、冷水洗脸等,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吸烟、饮酒等,因为这些因素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鼻黏膜调节功能变差,病毒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俗话说“捂春晾秋”。“晾秋”对大多数身体强壮的人来说,有益于健康。可老年人、本身就有鼻炎的人群、身体虚弱或有慢性病的人群,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加衣被,不宜盲目“晾秋”,以免引发疾病。

避免接触过敏源

避免接触粉尘、化学有害气体或特殊气味的刺激,以免影响鼻黏膜的功能,诱发鼻炎。少去空气较浑浊、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必要时使用口罩。减少寒冷干燥的刺激,鼻腔的温度一般在32℃左右,气温过冷会对鼻黏膜的功能有不良影响,而过分干燥的空气可使鼻子的排尘运动受到限制,抗菌能力降低。秋冬季节,出门在外可以选择戴口罩,居室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并经常开窗换气,以保持空气的湿润和新鲜,从而减少不良刺激。及时更换、清洗寝具,防止螨虫及其分泌物诱发鼻炎。

保护鼻子增强防御机能

避免用手指挖鼻,挖鼻孔使鼻毛脱落、黏膜损伤、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导致易患感冒、鼻腔感染和鼻窦炎等,给身体健康带来伤害;不随便剪鼻毛。鼻毛是空气吸入的第一道防线,有阻挡异物和灰尘颗粒进入鼻腔的重要作用,不能随便剪去,否则会削弱鼻腔防御机能,增加鼻炎的发病。

饮食调理减少刺激

少吃刺激性食物。辛、辣、炸、炒等热性之物都属于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各种煎炸食物等要少吃。海鲜及冰冻鱼、鱿鱼、虾米等咸海产品容易刺激诱发炎症,也要少食用。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多吃些抗过敏食物,如蜂蜜、酸奶。蜂蜜中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的人就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蜂蜜里面还含有能改善人体内环境状态、调节机体免疫力的物质。另外,每天喝点酸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花粉过敏症。

鼻炎患者还可增加卷心菜、花椰菜、橙子、山楂、枣以及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摄入量,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过敏症患者还可多吃些红枣、胡萝卜、金针菇、洋葱、大蒜等食物,这类食物都含有大量抗炎、抗过敏物质,可以适当多吃。

中医外治 标本兼施

热指快速推拿鼻梁:先将双掌及手指用力搓热,接着以左右两手的中指指肚同时夹紧鼻梁两侧,并顺着鼻梁用力向上推至神庭穴(发迹边沿),紧接着又向下推至鼻翼旁,推行速度宜快,一上一下为一次,快速推一百次左右,使鼻腔内有热感为佳。

穴位贴敷:三九三伏之时,将具有辛散温通的天然中草药制作成药膏,贴敷于经络上特定穴位,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改善过敏体质及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

艾灸联合中药敷脐疗法:采用黄芪、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益卫固表、温中散寒的中草药碾面混匀,每次取适量加醋调敷于脐窝,再以艾灸盒灸脐部25分钟。

以上中医方法不仅可以预防鼻炎发生,还可以改善乃至治疗鼻炎,操作简单方便、天然绿色,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6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的相关文章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秋冻锻炼是有讲究的,头、脚不能冻。 “春捂秋冻”是人们所熟悉的养生谚语。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随着气温的降低,有的人认为“秋冻”可以增加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在天气变化的日子里,特意地不加衣服,不戴帽子,不换鞋袜。其实,秋冻锻...

秋季养生警惕“秋伤于燥”

“秋伤于燥”多与“肺”脏相应,肺主皮毛,故有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的现象。 近来门诊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干燥,手指甲周围皮肤干燥起皮。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喻嘉言曾在《医门法律》“秋燥论”一篇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秋分以后之燥,秋伤于燥。”常有言秋分后天气“燥”,而实则霜降前后才为“...

秋季哮喘多频发 日常预防有“六法”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属于过敏性疾...

深秋天已寒 饮食起居防鼻炎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这与晚秋时节冷空气刺激加上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小,浮尘多,各种花草花粉造成过敏原增加,导致鼻炎患者此时发病增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过敏性...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古诗今译】 小乌鸦的啼叫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伫立着。一阵清新微凉的秋风吹过,好像枕边有人用纸扇在扇风一样。 睡梦中隐隐约约听到秋...

防治秋燥 养阴益气是关键

防治“秋燥”,养阴益气是关键,养阴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可以温养肺气。 防治“秋燥”,养阴益气是关键,养阴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可以温养肺气。养阴益气,则应该从生活的多方面入手。 吃 多饮生津 宜: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还可多喝些以蜂蜜、百合、莲子、胡萝卜、藕、梨...